一度只剩18只 全球最胖「鴞鸚鵡」今年幼鳥增至76只...扭轉滅絕命運
▲ 紐西蘭瀕臨絕種的鴞鸚鵡在今年孵化了76只幼鳥,刷新紀錄 。(圖/翻攝自Dr Andrew Digby推特)
紐西蘭特有鳥類鴞鸚鵡(kakapo)先前傳出成鳥數量只剩下147只,已經到了瀕臨絕種的情況。不過隨着「鴞鸚鵡覆育計劃」的持續實施,今年孵化的幼鳥數量可以說是大豐收,達到76只,一舉刷新紀錄,讓不少科學家都驚呼「這種快要滅絕的鳥類終於要開始扭轉命運了!」
根據《衛報》報導,鴞鸚鵡在百年前曾經是紐西蘭最常見的鳥類之一,牠長得像貓頭鷹,身形比起其他鸚鵡都來得大隻,可說是全世界最「肥」的一種鸚鵡。儘管牠們一舉一動都相當討喜,身受當地人喜愛,隨着家園被人破壞、天敵入侵,這種不會飛的鳥類就這樣被大量捕食,數量直線下降,到了瀕臨絕種的邊緣,甚至在1977年時,數量一度只剩下18只。
爲了拯救鴞鸚鵡,紐西蘭政府近年來開始積極覆育,他們先爲每一隻鴞鸚鵡都取了一個名字,在牠們身上綁上追蹤裝置,並在鳥巢內也安裝遠端監視設備。保育員就這樣每天巡邏,透過監視設備觀察巢內雛鳥的生長情況,一旦健康狀況不理想,就會改採取人工方式來餵養,目前就有7只雛鳥正接受人工餵食。
▲保育員在鳥巢安裝監視設備,觀察雛鳥生長情況 。(圖/翻攝自Dr Andrew Digby推特)
在當局的努力下,今年的覆育成果可說是相當成功,因爲在50只育齡的成年母鳥當中,就有49只順利產卵,孵化出多達76只雛鳥,預估其中有60只能平安長大,打破了2016年繁殖季的紀錄,當時共有37只幼鳥健康成長。
今年的覆育之所以格外成功,都要多虧當局在紐西蘭森林中大量種植了陸均松(Rimu tree),這種針葉樹的果實是鴞鸚鵡最喜歡的食物。「鴞鸚鵡覆育計劃」的顧問安德魯(Andrew Digby)博士說明,「這兩年陸均松大量結果,數量是50年來最多的一次,當母鴞鸚鵡看見陸均松結果後,就知道繁殖的季節到來了,能比平常更早開始繁殖,甚至有些母鳥可以繁殖2次。」
▲保育員定期紀錄每一隻鴞鸚鵡生蛋、孵化的狀況 。(圖/翻攝自Dr Andrew Digby推特)
安德魯博士表示,「繁殖季期間的鴞鸚鵡是沒有隱私可言的,不論牠們在甚麼地方,我們都可以透過網路來觀察牠們,確認這些鸚鵡的交配對象、交配情況和交配時間長短。」
安德魯博士最後也補充,鴞鸚鵡瀕臨絕種的狀況雖然已經改善許多,但牠們的數量至少要增加到500只,科學家才能安心考慮去放寬覆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