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數位通貨研究進入第二階段 預計Q3啓動

▲央行數位通貨研究進入第二階段。(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陳心怡臺北報導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於今(8)日指出,我國持續研究央行數位通貨(CBDC),除央行於去年6月成立CBDC研究計劃專案小組分階段進行CBDC相關研究與試驗計劃,目前已於今年3月完成第一階段「批發型CBDC可行性技術之研究」,下一階段「零售型CBDC概念驗證」正在籌劃當中,預計於今年第3季開始啓動

陳南光今日出席出席臺北市美國商會疫情過後—數位經濟的轉型與佈局」午餐座談會,以「Digital Currencies and Payments」爲題發表演說,內容主要包括:貨幣與數位通貨的演進、臺灣的支付系統與支付方式全球金融危機後與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的支付行爲、央行在數位時代角色等。

陳南光指出,貨幣從實體型態電子型式演進,在當代命令貨幣體系(fiat money system)下,央行通貨能否被廣泛接受,取決於大衆對央行(政府)的信任;在私部門與公部門數位通貨方面,亦爲如此。

伴隨貨幣持續演進,支付方式不斷髮展,惟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跨境支付通常耗時且昂貴、某些國家的金融基礎設施大幅落後、家計單位與企業行動優先(mobile-first)、全數位化(fully digital)及接近即時支付的期待日增。在此情況下,比特幣(bitcoin)與其他密碼通貨(cryptocurrency)、全球穩定幣(如Libra)倡議、大型科技公司與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務,以及央行數位通貨(CBDC)等解決方案已被提出,其中一些或將成爲實現大衆期待的可能方案。

就臺灣而言,支付及清算系統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臺灣的大額支付主要是由金融機構透過央行同資系統的帳戶,完成支付清算;至於零售支付,主要是經由財金資訊公司的跨行支付結算系統處理,透過央行專戶清算。目前臺灣絕大部分的貨幣已電子化,截至本年5月,臺灣的流通中通貨(新臺幣2.2兆元)僅佔M1B(新臺幣19.8兆元)的11%、佔M2(新臺幣47.1兆元)的4.7%。

近年來,臺灣的零售電子支付交易金額日益成長、行動支付的使用日益普及;此外,近年央行促進電子支付的努力包括:財金資訊公司制定「QR Code共通支付標準」,並積極建置「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臺」,結合既有的跨行支付結算系統,進一步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有助促進行動支付的發展。

全球金融危機與新冠肺炎疫情,凸顯了數位支付的進步與可能的限制。全球金融危機後,若以流通中通貨對GDP比率來衡量現金使用率,僅有瑞典與中國大陸的現金使用率逐漸下滑,多數國家(包括工業化國家)的現金使用率仍呈顯著上升趨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電子商務崛起,但跨境交易減少;此外,疫情雖加速了數位支付的使用,不過一些國家的通貨成長率顯著上升,顯示在具高度不確定性的時期,現金仍是極受信任的支付方式。

在支付服務瞬息萬變之際,國際清算銀行(BIS)在最新的年度經濟報告中,提出央行在數位時代下需扮演的三個角色,包括:(1)提供甚或擔任公共金融基礎設施的營運者;(2)促進競爭的催化者;(3)制定政策管制監督者。BIS認爲,CBDC在適當地設計下,能作爲新的支付選項,強化央行作爲營運者的角色。

近兩年來,有越來越多央行對於CBDC的研究與開發,採較爲正面積極的態度;這些央行的動機,或系面臨現金使用顯著減少的問題(如瑞典、中國大陸),或是缺乏安全且穩定的金融基礎設施(如若干新興市場經濟體),或是欲解決跨境支付無效率且所費不貲者,擬提供穩健、具效率且低成本的支付選項,來促進普惠金融。

央行一旦決定發行CBDC,依照其消費者需求,必須在技術性設計有所取捨,包括:(1)發行的類型(零售型或批發型,或兩種皆有);(2)去中心化的程度(完全去中心化或完全中心化機制,或介於兩者之間);(3)民衆與企業直接在央行開設帳戶,或是採雙層架構(two-tier structure),即商業銀行在央行開戶,個人與企業在透過商業銀行如開立數位錢包等;(4)匿名程度高低與交易隱私的管理。

陳南光強調,儘管近年來貨幣與支付系統已經發生劇烈的轉變,惟對貨幣的信任度始終是安全、高效率的支付系統之基石;央行在建立貨幣信任上具有相對於民間機構的優勢,將持續在數位時代扮演關鍵角色。此外,央行除了提供金融基礎設施,在扮演制定政策及監理者的同時,更應積極支持私部門的創新並促進競爭。央行將積極研究全球穩定幣及人民幣CBDC對臺灣可能的衝擊,並研擬妥適的因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