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整治形式主義丨爲基層減負要拿出真招實招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 題:爲基層減負要拿出真招實招

新華社記者周以航

某地教育部門要求學校對照100餘項驗收標準自評自查防火工作,每日、每月提交種種工作臺賬;面對巡查、整改中提出的問題,有的地方部門敷衍塞責,改改名目、換換說法,就當作整改結果……針對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問題,近日召開的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會議強調,地方各級黨委要履行好主體責任,拿出更多務實管用的真招實招。

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權責關係必須理順。主要領導勇於擔責,各方要明確權責界限。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尤其是一把手,要撲下身子,真正掌握基層幹部羣衆的所痛所思所盼,不能糊弄中央、應付基層。要建立健全責任清單,讓上級部門明確“手該伸到哪裡”,讓基層幹部清楚“挑哪副擔、幹哪些活、扛什麼責”。

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要謹防表面整改的“障眼法”。有的黨員幹部用“多維賦能”“動能轉換”等新詞裝點門面、企圖在整改中矇混過關,實則對實際情況缺乏針對性思考,對羣衆反映問題缺乏解決動力,把路徑依賴當救命稻草,把虛假的政績觀當政治智慧。要杜絕新瓶裝舊酒的文字遊戲,措施多些拳拳到肉,材料少點花拳繡腿,擠掉語言水分,擠出實幹空間。

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更要思考如何放權賦能。有的地方對基層幹部的考覈事項衆多,考“材料”、查“痕跡”,指標層層嵌套,複雜有餘,引導功能不足。優化對基層的考覈體系,要以考準考精考實爲出發點,激勵黨員幹部擔當作爲,爲其鬆綁減負。要持之以恆推動以技術手段賦能制度化保障,探索“一表同享”,打通跨部門、跨層級數據通道,實現資源統籌、效率提升。

爲基層卸下多餘的擔子,激發放手去做的拼勁兒,除表面文章之累,興求真務實之風,才能實現基層減負與治理效能的雙提升,推動真招實招轉化爲發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