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除權息懶人包
臺股進入除權息旺季,這次臺股指數在不算低的位置,經濟大環境也不甚佳,且政策上有諸多不合理稅制,事前必須考慮本身承擔能力,大致上除權息前若有拉高可先棄權息,寧願等待除權息後再逢低買進。
【文/方亞申】
臺灣乃至全球大部份國家今年經濟基本面還是很悶。臺灣五月外銷接單三三七.三億美元,年減五.八%,連續第十四個月衰退,刷新歷史紀錄,但主管機關表示最快在八月就能見到轉正好消息。難道代表最差情況已過?
談到景氣,主要就是對照股市是否有機會上攻,第二季大部分廠商接單較第一季好轉,在近期股東會中,又幾乎有八成左右的公司看好第三季或下半年景氣,的確季節性最差情況似乎已過。此時若遇到除權息,理應參加除權息。
除息後買進看好產業
不過臺股指數基期不算低,在八六○○~八八○○點之間,見諸歷史都屬於中高水準,其中有潛藏着預期第三季景氣會好轉的因素。但是最近包括國泰、臺綜院對臺灣今年經濟成長都表示較爲保守。國泰金控合組的經研團隊,大幅下調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估,由首季的一.六%直接「腰斬」爲○.八%,比日前臺綜院預測的○.九二%更悲觀,是目前預測值最低的單位。
經濟情況或許觸底,但談不上大好,惟現階段較好的是,除了市場資金多外,預期六月份的變數,如中國A股納入MSCI、美國聯準會升息,都已平安度過。而英國脫歐公投也將明朗化,若持續留在歐盟,那麼上半年最後變數將告一段落,加上臺股周KD值持續交叉向上,股市可望低檔有支撐。若見不到系統性風險前,由於市場錢多且外資在期貨市場多單未明顯降至三萬口以下,至少臺積電等權值股較不容易大回檔,個股就有表現機會。此時只要大股東偏多,配合產業利多消息,就有利填權息走勢。
但是政策上對股市不好,課徵的稅率真的不少,包括健保補充費、可扣抵稅率減半等等,在明年報稅時肯定會相當痛(今年不少人已痛過),又因爲現階段景氣不是大好,除息後要馬上填權機率沒那麼大,一般投資人若是真的看好某一家公司或產業,寧願等除息後逢低再買。當然法人有固定稅率,所受影響不大。
除息型態分爲三類
一般填權息走勢,可區分爲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景氣看好,除息後填權機率大且可能再漲。首先就是半導體,最先除息的是臺積電,將於六月二十七日除息六元,在產業景氣看好下,除息前已先拉擡。過去三年臺積電除息後,填息時間約一週~四個月,拉長時間以還原權值來看,股價已創歷史新高,理論上中長期投資應該參與除息,由於外資稅負採分離課稅,棄息賣壓不大,主要是看景氣。現階段幾乎沒有外資看壞未來半年臺積電業績,籌碼壓力不重。不過對散戶而言,過去經驗顯示,除息後會填息,但之前還會有更低價,屆時買進也不遲。
最近各公司股東會,對於第三季看法,電子業以半導體較爲一致看好,包括凌通、義隆電、新唐、聯詠、羣聯等等。正值景氣階段性旺季反彈,除息前或將拉昇,不過若急拉則可棄息,除息後再買回;設備股如漢唐、帆宣、亞翔亦同。
其實參不參與除息,見仁見智,只是目前情況是長期投資或持有較多股者都會被課以重稅,以至於除息前賣壓會較重。相對若看好某一公司,除息後再買回來即可。當然對於買不買回來,就看產業景氣了。大致上第三季較爲看好產業,除了半導體外,包括走中長多的汽車電子及零組件、生技醫材,以及最近受全球氣候大變化影響而價格走高的大宗物資受惠者如食品等,都是注意焦點。F股具有海外所得低於六七○萬免稅優勢,只要業績不錯,都較有除權息行情機會,後續都有詳盡報導。(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888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