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最窮211大學,四個字

西北大學,是美國那個學校嗎?”

這是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的第一反應。甚至更多人不知道,這所“中國西北大學”位列211,就坐落在高校林立陝西西安,是國內少有的真正擁有百年校史的高校之一,曾與西南聯大齊名。

拋開如今的聲名不顯,如果在網上搜索,“中國最窮大學”——結果裡十有八九都顯示是“西北大學”。

作爲一所211大學,經費不足到被戲稱爲“最窮”卻又的確出乎意料。

作爲陝西省直屬的211大學,西北大學面臨的桎梏很多,經費短缺、人才流失、地區經濟的制約,關關都難過。

西北大學,窮是真的窮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高考結束報志願時,大學所在的地區總會是挑選比較的重中之重。

很多人一聽到西北大學這個名字,總覺得下一秒滾滾黃沙就要撲面而來,下句就要問,“海拔有多高?要騎駱駝上學嗎?”

實際上,西北大學就坐落在關中平原上的古都西安,有一個校區甚至緊貼西安城牆根。這所大學不光沒有大漠黃沙,校園裡高樹擎蓋,還有一條100米的櫻花小道,每年4月,落英繽紛。

西北大學因爲地理位置吃的虧,可不止體現在名字和招生上。

西北大學地質學系 / 西北大學微博

坐擁2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000餘名現任教職工和超過25000名在校學生的西北大學[1],仍然和其他很多西部大學一樣,面臨着經費短缺的窘境。

2020年,西北大學只拿到了8.45億的經費預算[2]。

什麼概念呢,和東部地區的學校相比,2020年,同爲211的省屬蘇州大學擁有34億經費預算[3], 非211工程、非“雙一流”的揚州大學則能收到26.8億[4]。

拋開地域帶來的巨大影響,西北大學的省屬高校身份也是限制經費預算的重要因素。

高校的出身,決定着拿到的科研經費的來源和多寡。

部屬高校,吃的是教育部或國務院其他部門的糧;而省屬高校主要靠省財政市屬高校靠市政府。

圖爲西北大學

西北大學所在的陝西,偏偏就是最典型的那個“高教大省,財政窮省”。

2019年,陝西省有95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89所都是省屬[5]。而大學林立的北京城普通高等院校是93所,其中歸北京市管的也才25所[6][7]。

北京市25所市屬高校,市財政教育支出1137個億[6];陝西省89所省屬高校,省財政教育支出只有951個億[5]。

但這真不是陝西省摳門。兩者的經濟實力財政收入壓根不是一個量級。

2019年,陝西省的財政收入不到北京的4成,只有2287.9億元,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劃(不包含港澳臺)中排第18名[5][6][7]。

2021年2月16日,陝西省西安市東北城角

陝西省能給的錢本來就不多,嗷嗷待哺的省屬高校又實在多,典型的僧多粥少。直到去年,陝西省的所有省屬地方高校,都邁不過10億經費這個大關,經費不足2、3億的高校一抓一大把[8]。

2020年,西北大學的8億多經費裡,來自政府撥款的只有2.2億。而同爲211、同在陝西省的教育部直屬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20年拿到了48億元預算收入,來自財政撥款的有16億元[9]。

預算少,科研和教育上的掣肘就多。西北大學8億多經費,花在教育上的預算只有2.4億,生均經費不到一萬塊;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教育經費支出預算高達33個億,用來支持高等教育、留學教育、教師進修等等。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省屬高校西北大學真的很窮。

西北大學,曾經闊過

如今聲名不顯、經費緊張的西北大學,其實有自己的高光時刻,曾一度與西南聯大齊名。只不過它身世坎坷,在漫長的發展中幾經分拆與合併,七零八落。

這是一張西北大學的歷史沿革圖。這家百年高校,有“陝源”和“京源”兩條脈絡,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國前1902年的陝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的速成科,至今約120年[10]。

西北大學的校史一覽

在成爲如今的西北大學之前,它的前半生可以用三個詞概括:流亡、分拆與整合。

第一次大的分拆,發生在“西北聯大”到“國立西北大學”時期。

1938年,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成立,這便是西北大學的前身。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西北聯大爲當時數個地方高等院校提供了庇護。

南有西南聯大,北有西北聯大。只是西北聯大的命運,更坎坷、更沉默,成立不足兩年就被拆分。

舊照片裡的西北大學 / 西北大學公衆號

聯大的工學院拆出去,成了當時國立西北工學院的一部分,也就是如今西北工業大學的前身[11][12];農學院被拆出去,與其他高校院系合併,成立了西北農學院,這是如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前身[11][13]。

次年,西北聯大被改名成“國立西北大學”的同時,又失去了自己的醫學院和師範學院。後者分別是如今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蘭州大學醫學院和西北師範大學的前身[11][21-23]。

之後到50年代初,西北大學曾有短暫的發展高峰期。在時任校長侯外廬的帶領下,西北大學文理學科人才濟濟一堂,比如經學家張西堂教授,古典文學教授傅庚生,現代文學教授鄭伯奇等等。

1993年,賈平凹的壎樂專輯《廢都》在西安的首發場面。賈平凹就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

最輝煌的時候,時任教育部副部長錢俊瑞赴各地視察後曾說:“以西北大學情形爲最好,進步最快,一切生氣勃勃, 有條有理,並號召各院校‘向西北大學看齊’[14]。”

但“生機勃勃”的西北大學很快就面臨第二次大的分拆。

1952年全國性院系大調整,參照蘇聯高校設置模式,強工弱文,很多綜合性大學都沒有幸免,西北大學當然也在挨刀之列。

經濟、銀行、會計系被併入蘭州大學,英語系二、三年級併入北京大學,西北大學法律系調入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安政法學院[10][24]。西安政法學院是西北地區第一所高等政法院校,也是如今西北政法大學的前身之一[15]。

西北大學的拆分,多少有點“弱幹強枝”的味道。母體越來越弱,而被拆出去的院系,大多已經發展成有名的強勢學科、專業院校。

可以說,沒有曾經的西北大學,就沒有很多高校及其院系的今天。僅僅是與西北聯大有直接源流關係的高校就有20多所,遍佈全國各地[11]。

西北工業大學與當年的西北聯大就有源與流的關係

所以,稱西北大學爲“西北高校之母”絕不誇張。

1958年,西北大學從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變成了省屬大學,跟其他兄弟院校分陝西財政這一杯羹。這種手頭緊巴巴的日子,連西北大學入選211工程後也沒有改變。

西北大學沒錢,但真的不弱

網上不乏這樣一種聲音:西北大學沒落了。在很多人眼裡,西北大學屬於末流211大學。

這麼說的人,都低估了現在的西北大學。

西北大學經費不算多、名氣不夠大、學校不夠氣派,但實力,絕對稱不上“弱”。

就拿最實在的學科建設來說,在2017年第四輪教育部學科水平評估中,西北大學有兩個學科被分爲A類,B+及B+以上學科達到七個,這個成績,足以傲視大多數西部211大學[16]。

國內考古領域,西北大學甚至可以和北京大學爭一爭頭把交椅。在這次評估中,只有2所大學的考古學系拿到A+評分,一所是北大,另一所就是西北大學了。

西北大學博物館,裡面的文物來源主要是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教師和學生髮掘採集的

2018年一篇報道就寫道:“目前,在我國文物保護領域,科班出身的從業人員中,有50%是從西北大學畢業。同樣,科技考古領域的從業者,也有30%-40%出自西北大學。此外,全國的考古隊長有2/3是西北大學的畢業生……”[17]

西北大學對於國內考古學領域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有人會說,別的大學培養出來的高精尖人才都是西裝革履的律政精英、酷酷的IT狂人、衣着鮮亮的白領文員,怎麼到了西北大學這,就變成了衝鋒衣、登山褲、一把鐵鍬滿臉灰的“考古人員”呢?關鍵是,錢少活還累啊。

青海都蘭熱水墓羣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項目,即爲西北大學校友主持

但說起西北大學考古系成立的初衷,你就明白了。

1956年,西北大學成爲國內第二個開設考古學科的高校,這背後的動機非常務實——當時西安的工業建設中,接連挖出古代遺址

只是當時幾乎所有高校都在忙着搞工業、搞經濟建設,對遺址發掘興致缺缺,且當時考古專業薄弱,缺乏相對應、成體系的人才及相關學科支持。

由此,西北大學考古學系應運而生——這就是西北大學對學術的詮釋。

當然,西北大學的強勢學科不只有考古專業。地質學、經濟學系也是西北大學的傳統強系,培養出非常多的學術大師。

西北大學並不是一所純文科的高校,它的理工科也有很多建樹。

這個長相奇怪的生物,是西北大學舒德干院士發現的5.35億年前微型人類遠祖至親。這一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Nature)雜誌上,是當年的重磅文章

在早期生命科學研究方面,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也是實力超羣,累計發過十餘篇Nature和Science[18];早在2007年,西北大學建立的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就得到批准,由三位中科院院士坐鎮,分析測試水平與國際接軌,也是這個行業最高科研標準的體現[19]。

這些年,西北大學在整體學科排名上一直都在進步。

2017年,西北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有16個學科進入前30%。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臨牀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等學科進入了ESI全球前1%行列。而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正是衡量研究機構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標[20]。

正如校長郭立宏所說的那樣:“西北大學根植於陝西大地,給一碗水就能豐長,給一個支點就敢攀登,給一塊化石就可以對話歷史。”

參考文獻:

[1] 西北大學. (2021). 學校概況-學校簡介.

[2] 西北大學. (2019). 西北大學2020年單位綜合預算公開說明.

[3] 江南大學信息公開網. (2019). 江南大學預算收支總表(2020).

[4] 揚州大學. (2019). 揚州大學2020年度部門預算公開.

[5] 陝西省統計局. (2020). 2020年陝西統計年鑑.

[6] 北京市統計局. (2020). 北京統計年鑑2020.

[7]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2020).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2019年度部門決算.

[8] 每日經濟新聞. (2021). 陝西高校哪家“窮”?

[9] 西安交通大學. (2019). 2020年度部門預算.

[10] 西北大學. (2021). 學校概況-歷史沿革.

[11] 姚遠. (2012).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的分合及其歷史意義.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2(3), 11-24.

[12] 西北工業大學. (2021). 學校概況-學校沿革圖.

[1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21). 學校概況-歷史沿革.

[14] 潘宏. (2012). 侯外廬:西大治校. 教育與職業, 104-106.

[15] 西北政法大學. (2021). 西法大概況-學校簡介.

[16]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 (2017).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公佈.

[17] 中國青年報. (2018). 西北大學:從考古到考古學.

[18] 新華網. (2018). 舒德干院士團隊:破解達爾文世紀難題.

[19] 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9). 實驗室介紹-實驗室簡介.

[20] 新華社-《瞭望》新聞週刊.(2021). 揭開西北大學的“雙一流”建設經——專訪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

[21]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官網. (2021).歷史沿革.

[22] 蘭州大學醫學部官網. (2021).歷史沿革.

[23] 西北師範大學.(2021).校史沿革.

[24] 西北政法大學校友總會.(2021). 光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