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長安區“一站式”解紛深化基層治理
原標題:西安市長安區全力推動綜治中心實體化、規範化建設——(引題)
“一站式”解紛深化基層治理(主題)
陝西日報記者 霍海澎
近年來,西安市長安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力推動綜治中心實體化、規範化建設,2024年建成3580平方米的區級綜治中心。長安區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全員入駐,12個區級部門常駐,27個部門輪駐,匯聚了城鄉建設、道路交通、物業管理、商事調解等領域工作力量,實現矛盾糾紛“一中心統管、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攬子解決”,不斷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能力。長安區綜治中心運行一年來,累計接待羣衆7.6萬餘人次,化解矛盾糾紛3761件。
“土專家”爲羣衆解紛爭
“這件事終於有着落了。”3月26日,在長安區綜治中心張建忠調解工作室,韋曲街道東韋村村民呂先生握着張建忠的雙手連聲道謝。呂先生曾在一家金融機構當司機,由於早期用工不規範,他有10年的“五險一金”沒有繳納。爲了拿到這筆應當補繳到個人社保賬戶的資金,他來到長安區綜治中心尋求幫助。
長安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將呂先生的訴求登記並流轉到張建忠調解工作室。張建忠聯繫到呂先生原來的工作單位,就呂先生的訴求和對方進行溝通協商,併成功達成協議。
目前,長安區綜治中心設立調解室21個,聘請退休法律服務工作者等爲專職調解員,動員一批“田秀才”“土專家”充實調解隊伍,培育常駐金牌調解員6名、輪駐調解員76名,積極參與矛盾糾紛調處化解。
功能區高效互動
長安區綜治中心設置了信訪服務、綜合受理、公共法律服務、多元調解、專家研究、勞動仲裁、訴訟服務、檢察監督、網格化服務管理、心理疏導十大功能區。
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長安大隊民警童建偉常駐長安區綜治中心多元調解功能區道路交通事故調解室。一年多來,經他調解的交通事故糾紛不少。
“童警官處理得很快,而且有調解協議,我們很信服也很放心。”3月26日,車主王先生說起了之前童建偉快速調解的一起交通事故糾紛。
3月11日,王先生在路邊停放的汽車被另外一輛汽車剮蹭。交警判定責任後,雙方因賠付金額發生糾紛。3月12日,王先生和這名車主來到長安區綜治中心,在童建偉等人的調解下,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最後簽訂了調解協議。這起矛盾糾紛得到妥善化解。
長安區綜治中心着重強調調解優先原則,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的四調聯動作用。除此之外,各部門還建立起條塊結合、社會力量多方參與、隨叫隨到的聯合調處模式,綜合運用法律、教育、協商、疏導等方式,有效解決羣衆訴求,化解矛盾糾紛。
糾紛調處“最多跑一地”
“區綜治中心一樓是長安區信訪接待中心。我們在入口處設置了綜合導引臺,對羣衆來訪情況進行登記並甄別,按照單位職責將羣衆引導至對應窗口或綜合接待窗口,同時發放來訪人員登記表。如有羣衆反映涉法涉訴問題,我們會將其引導至法院窗口或二樓訴訟服務中心。”長安區信訪局工作人員李朝陽說。
對於羣衆來訪事項,長安區綜治中心明確受理範圍,優化一窗受理機制,建立“受理接待、分流轉辦、多元化解、協調調度、跟蹤督導、分析研判、評估反饋、激勵評價”八步工作閉環流程,實現矛盾糾紛調處“最多跑一地、羣衆信得過”。
此外,長安區綜治中心特別設置了遠程視頻調解室,配備先進的視頻通信設備,讓身處不同地域的當事人、調解員與相關專家,通過視頻連線“面對面”溝通。這樣既節省各方時間與交通成本,又確保調解工作高效開展,爲矛盾糾紛化解提供全新途徑,真正實現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接得住、羣衆信得過、最多跑一地”的目標。
“我們將利用好長安區綜治中心這個平臺,堅持調解優先,強化部門聯動,推進辦理工作法治化,書寫長安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答卷。”長安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翟濯說。
來源:陝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