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項考古新發現讓夏文化更可信
本報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李韻)今天,國家文物局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五個項目均是圍繞夏文化進行,從不同角度解讀與夏朝同期或接近時間段內、不同地區文化之間的關係。儘管有些發現還未形成最終定論,但目前已知的內容大大豐富了夏文化的內涵,讓它更可信。
二里頭遺址已持續發掘60年,取得的成果舉世矚目,尤其是近20年可謂碩果累累。作爲夏朝晚期都城的遺址,它的佈局規劃是研究的重要內容。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考古領隊趙海濤介紹,考古發現表明,二里頭的中心呈現“九宮格”式的佈局,祭祀區、手工作坊區等分佈在中心宮殿區的周圍;而考古人員新近發現了多條道路和牆垣,將二里頭都城分爲多個方正、規整的網格區域,之前發現的不同等級的建築和墓葬都分別位於不同的區域內。這些發現表明,二里頭都城極可能已出現了分區而居、區外設牆、居葬合一的佈局。
各種跡象表明,夏都有嚴整的規劃。不僅是宮城居中,而且周圍還有用圍牆圍繞起來的區域。而這些區域中既有遺址又有墓葬,所以我認爲很可能是“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社會單位。商代有族邑,就是有親緣關係的人住在一起、葬在一處。二里頭的網格化佈局,有可能是漢以後的裡坊制度的先河。
(二)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不是祭臺,而是距今4000年的城址
禹會村遺址位於安徽省蚌埠市塗山南麓,因“禹會諸侯於塗山”的歷史記載而得名。
禹會村遺址的考古發掘也持續多年。之前認爲這裡是一處祭祀遺蹟,但2020年的考古發掘卻發現,這裡是一個至少有18萬平方米的城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考古領隊張東介紹,考古人員發現了城牆。北城牆現存長度約300米,東城牆現存約600米,西、南城牆已被淮河沖毀,以往發現的“祭祀臺基”應是東城牆的一部分。城址內分佈有密集的人類生活遺存,遺址外圍200萬平方米的範圍內還發現有大量龍山文化遺蹟。折射出當時淮河中游地區人口加速增長和集中化的社會背景,是淮河流域史前城市化的反映,也爲古史傳說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
專家點評:杜金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禹會村遺址發現龍山文化城址,大幅擡升了遺址的等級,提高了遺址的文物價值。爲“禹會塗山”歷史事件探索,拓寬了學術道路。同時,也爲“夏桀奔南巢”歷史事件研究,提供了考古學機遇。實際上,夏代時,中原與江淮地區的人員交流十分密切,在大別山東麓存在一條從中原嵩山地區通往江南銅礦產地的資源通道,而這條出現在二里頭時期的通道在禹會村龍山文化時代,就奠定了基礎。
時莊遺址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四通鎮時莊村,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距今4000-3700年左右。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曹豔朋介紹,在面積約5600平方米的人工墊築臺地上,發現一座用於居住的房址和28個糧倉。其中12個糧倉,類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常見的幹欄式建築,另有16個是直接建於地面上,有方形有圓形。在遺蹟中還檢測出了主要儲存的是黍。該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糧食集中存儲的糧倉倉城,爲研究中原地區早期國家的糧食管理和賦稅制度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材料。
專家點評:王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這個倉城是夏代前期獨立的倉儲區域。目前常見的倉儲區是在宮殿區附近或房址的旁邊,而這種獨立的倉儲區應該是歸屬於某個比較強大的政治勢力。這種方式成爲後來歷代王朝都必備的,就是官屬糧倉。
餘莊遺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餘莊村,面積約50萬平方米。
今年8月起,考古隊在這裡發現墓葬、房基、灰坑及窖穴等各類遺蹟50餘處。其中龍山墓葬有10多座,以10號墓最爲重要,是目前河南境內已發現的隨葬器物數量最豐富、等級規格最高的龍山文化墓葬。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吳偉華介紹,墓中隨葬品有33件,包括食器、酒器兩大類,排列有序,器類成組,呈現出鮮明的禮制色彩。其中7組豆和觚的組合,讓人聯想起後世列鼎列簋的禮制,而墓中的殉人更是彰顯墓主人的貴族身份。與之相反,發現的一些小墓裡面一無所有,可見等級貧富分化在當時已很明顯。該遺址的發現,爲研究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原地區的禮制起源、社會複雜化進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專家點評:雷興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中原地區長久以來都沒有發現夏代以前的高等級大墓,而餘莊遺址不僅發現了,而且有可能不止一座。出土了成組的禮器,這是中原地區走向文明、邁入國家的表現。
黃山遺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黃山村,面積約30萬平方米。經過考古發掘,初步推斷應爲仰韶文化晚期至屈家嶺文化時期大型玉石器生產“基地”性質的聚落遺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馬俊才介紹,他們發現了仰韶文化晚期的“前坊後居”式的建築,作坊部分保存很好,出土遺蹟可謂“琳琅滿目”;在82座屈家嶺文化的墓葬中,通過隨葬品和葬具的情況,基本可以確定這裡是一個高等級氏族墓地,墓主們爲一個玉石工匠族羣。看來,玉石製作在那時就已經與身份貴賤相關了。
專家點評:陳星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
這是一個填補空白性質的發現,改變了我們對距今5000年前後河南地區的認識。以前發現過玉工的墓葬,但像這次一下幾十座的,還沒有過。制玉作坊、玉工墓葬,這類與制玉相關的跡象,以往在中原地區罕見甚至不見。而這次的發現讓我們看到,中原地區的重玉愛玉的歷史很悠久,甚至在比夏還早的年代,就已經開始,到夏代玉已經成了貴族身份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