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一個被億萬人誤解的詞
當我在批評通貨膨脹時,遇到最多的反駁就是:你說通脹不對,那通縮就是對的嗎?通縮危害不是更大嗎?你看看日本,不是通縮了那麼多年嗎?當下的中國,也面臨這樣問題,任澤平等人更是強烈主張放水,要求治理通縮,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價格下跌過程中的受益者與受害者
通貨緊縮是什麼呢?價格下跌。
價格下跌,有很多成因,本質上,所有價格的變化,都是人行動的結果。
在說明通脹後果的坎蒂隆效應中,先拿到新增貨幣的人,剝奪了後拿到貨幣人的購買力,在通脹中揹負大量債務的人,剝奪了儲蓄者的購買力。
新增的貨幣會隨着人們的行動逐步擴散至全社會,大多數時候會讓一切物價上漲。
而價格下降時,則剛好是相反的。
當人們減少購買汽車,汽車價格下跌,汽車行業萎縮,工人和企業家收入減少,進而導致其他行業的需求和價格也跟着下降。
這種價格下降趨勢會逐步擴散,資源也會從價格下跌嚴重的行業轉移到下跌較小的行業。
與通脹一樣,價格下降一樣會引發財富再分配,但不會影響財富的總量或資本品(生產設備)的總量。
如果商品價格下降,消費者會因低價而受益,買方的境況改善;而賣方卻因低價遭受損失。
價格下跌的一個主要結果是,買方受益,賣方受損。
但是,由於每個人既是買方也是賣方,而且商品價格下降幅度不同,無法準確預測誰是淨收益者,誰是淨損失者。
隨着價格下降,償還同樣數額的債務需要更多的商品和服務,這使得債權人獲益,債務人受損。
因此,在價格下降的過程中,那些揹負鉅額房貸的人,一不小心就要破產,因爲原來在貸款時,預計自己的收入能覆蓋房貸,結果由於收入降低,導致錯誤,這時,需要出售更多的商品和服務才能覆蓋房貸,如果沒有能力增加生產增加收入,就面臨巨大的風險。
這時,銀行短期內是受益者。那些當年高息貸出房貸的債權人,拿到了更多的收入,但如果破產者增加,銀行反而會陷入巨大的風險之中。
還有一羣受益者,就是拿着固定收入的那一羣人,比如說退休老人。
退休老人這幾年爽得很,海南一套旅居房,月租金居然只要幾百塊,東北甚至出現了1100塊包住包吃的老年旅居房,讓無數拿着固定退休金的老人直呼過癮。
他們不用面對市場中勞動力工資下降的痛苦,是價格下降的受益人。
但是,讓這些老人在價格下降中受益的原因是政府通過某種手段給了他固定的收入。
如果僅僅是價格下降,市場中的人不能肯定地說受害還是受益,如果物價下降的幅度大於收入下降的幅度,那麼,市場中的人其實在價格下降中依然是受益的,因爲他們收入可以買到的商品和服務變得更多了。
當然,價格下降是否就叫通縮,這是有爭議的。
因爲通縮二字的全名叫通貨緊縮,在現代社會往往指的是商業週期中由政府控制的法幣系統人爲進行信貸收縮,減少市場中的貨幣量。
在正常的市場中,貨幣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價格也會下降,比如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往往會讓生產總量變大,讓產品單價不斷提升,這是正常市場現象,這種現象是否叫作通縮,我認爲是有爭議的。
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是,信貸緊縮引發的價格下降,尤其是銀行的信貸收緊,這種影響是什麼?因爲當下的中國通縮,正是由前幾年的銀行信貸主動收縮導致的,比如三道紅線,就是一種去槓桿的收縮手段。
通縮是正確的市場反應
在信貸擴張時,資金流入市場,利率下降,導致大量投資項目啓動,進而造成資源的稀缺和市場失衡。
此時,市場利率即“自然利率”被人爲壓低。
當信貸緊縮發生後,利率回升,企業可用於購買生產要素的資金減少,導致要素價格下跌,這個要素價格下降到一定程度時,買賣價差和利率恢復正常,從而推動新一輪投資。
在要素價格下降的過程中,往往稱之爲蕭條期,也叫出清,意思是對過往信貸擴張時的錯誤投資進行清算。
在高級資本品(指生產中的上游領域,比如鐵礦就是高級資本品,他離消費品的距離比較遠,需要經過複雜的生產流程多次加工纔會成爲消費品)生產領域,利率上升影響更爲明顯,資產價格大幅下跌,許多原先開始的項目被發現不可行,資產被清算。
信貸緊縮促使市場迅速暴露出這些錯誤投資,加速了資源從無效利用向更有效方向的轉移。
奧派的商業週期理論認爲,這種市場調整有助於清除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加快市場的恢復。
這時,停止信貸擴張是正確的,因爲他在糾正錯誤的投資結構。
如果企業家事先預見到信貸緊縮對利率的影響,他們就會避免這種生產結構的扭曲,而無需進行調整。
然而,過度依賴信貸的企業則會在信貸緊縮中破產,這種緊縮也會導致財富的再分配,那些資本品(生產設備並沒有消失),他會被轉移到不那麼依賴信貸的企業手裡。
蕭條期,資本品並未消失,而是從激進投資者手裡轉移到了那些保守型企業的手裡。
這時,還會出現很多現象,今天的中國一樣在出現。
在經濟蕭條時,因儲蓄不足導致一些錯誤的投資項目被迫清盤,比如大量的房地產企業,由於現金儲蓄過少,負債太多,導致大量的投資項目清盤、爛尾。
信貸緊縮會導致人們對未來更爲擔心,從而使得時間偏好降低,人們就會增加儲蓄,這也是這幾年中國居民貸款不斷增加的原因
同時,因爲價格水平的下降導致賬面虧損和利潤低報,企業經營者也會增加儲蓄減少投資,以進行過冬。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和個人,都會感覺到資產價格下降。
企業在記帳時,由於企業會計通常按照資產的原始成本記錄資產價值,即使資產價格已經下降,賬面上卻反映出損失或資本消耗的假象。
於是,企業經營者爲了彌補這些賬面損失,往往會選擇增加儲蓄。
個人也是如此,資產價格和收入的名義價值下降,個人會感到自己變得更窮,從而認爲過去的投資失敗了。比如你家房子從一千萬跌到了五百萬。
在資產價格崩潰時,人們爲彌補名義收入的下降和投資的損失,可能會減少消費,轉而增加儲蓄。
在通貨膨脹下,企業和個人的儲蓄都在下降,但蕭條期其實是進行了正確的修正,讓個人和企業的儲蓄迴歸到一個正常的水平。
只要儲蓄持續增加,就能彌補引發衰退的儲蓄短缺,從而爲下一輪的資本擴張、投資消費擴張,打下基礎。
這時的通縮是壞事嗎?不對,是好事。
蕭條期是對錯誤信貸擴張的修正,同樣,通縮期減少消費也是好事。
錯誤投資的清理和儲蓄的增長共同推動了市場的恢復。
在經濟衰退時期,價格通縮會增加債務負擔,導致企業破產,尤其是在經歷虛假繁榮後,信貸緊縮與錯誤投資引發了大規模破產。
這些破產不僅使得銀行的貸款變成壞賬,還使銀行所持有的破產公司股票大幅貶值,甚至可能完全失去價值。
這種情況下,銀行的資產大幅縮水,爲了維持償付能力,銀行不得不限制貸款,並向合作企業和其他銀行施加壓力。
單個銀行的資產問題可能引發公衆對整個銀行體系償付能力的擔憂,從而導致信貸緊縮進一步加劇,合作企業破產增多,形成惡性循環。
這種情況下,部分準備金制度的銀行無法應對大規模的提款需求,最終導致銀行破產。
一家銀行的倒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其他銀行也會受到影響,公衆對銀行體系的信心迅速崩潰,造成系統性銀行擠兌和恐慌。
如果中央銀行無法及時介入,這種情況甚至會導致整個銀行準備金制度的崩潰。
奧派的羅斯巴德認爲,這種由價格通縮引發的銀行體系崩潰纔是對的,因爲它促使現有的部分準備金銀行體系崩潰,爲引入百分百的金本位制度鋪平道路。
因爲,部分準備金制度是導致通貨膨脹、商業週期和其他經濟問題的根源,應被摧毀。
這其實就是在中國反覆被提及的金融危機。
但顯然,以當下的政治現實,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政府都難以放棄貨幣超發權力,也不會放任銀行體系崩潰。
救助金融機構,往往成爲了各國政府在這時的選擇。美國爲不少破產的銀行託底,中國也在增加銀行的資本金。
整體來看,通貨緊縮導致的金融體系崩潰雖然帶來短期的擾亂,但從長遠角度,有助於打破過去依賴於政府和貨幣當局特權的收入再分配機制,使得資源分配更加符合市場原則。
這種“創造性毀滅”符合市場經濟中的自然調整過程,通過清理錯誤投資和重建生產結構,爲更健康的經濟體系鋪路。
但顯然,奧派的這種主張,在當下的世界難以實現。人們對短期利益的追求,對短期損失的厭惡,對長期利益的理解不夠,讓世界各國往往採取了錯誤的方式應對金融風險。
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市場無法出清,難以從蕭條期走出。
通縮帶將政府帶來的影響
通貨膨脹爲政府提供了一種隱藏其支出成本的手段,特別是在戰爭時期,通過印鈔爲戰爭融資,可以掩蓋戰爭的實際開支。
通脹期間,政府債券需求旺盛,許多債券被中央銀行購買或擔保,這使政府能夠發行更多債券,獲取更多社會資源用於其支出。
然而,貨幣通縮或信貸緊縮會破壞這一機制。
在通縮時期,政府債券的價格下跌,債務的真實負擔加重,收入從債務人(通常是政府)轉移到債權人,迫使政府將更多收入用於償還債務。
除非增加稅收,政府必須削減其他支出,這就意味着政府職能的收縮。
但在此時,增加稅收將增加蕭條期的痛苦,會導致工資進一步下降,摩擦性失業增加。
這時政府往往進退兩難。
米塞斯說,通貨膨脹是政府應對財政困難的廉價且有效手段,而通縮則需要政府實際作出犧牲,如減少貨幣供應或增加稅收。
此外,通縮會使債務人(通常是政府)受損,而使債權人受益,因此政府往往不歡迎通縮。
然而,實際操作中,這種情形很難發生。
國家擁有通過增加貨幣供應來防止價格下降的權力,通常會採取通貨膨脹政策爲其開支融資。
這正是當下真實的寫照。
對通縮錯誤的看法
對通縮有很多錯誤的看法,受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列舉,主要談一下流行於中國的對通縮的兩種錯誤看法。
第一種,是認爲通縮會損害企業家利益,導致生產減少,進一步導致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工資下跌,工資下跌又進一步導致消費減少,讓企業家生產持續減少,形成惡性循環。
這種觀點忽視了一點,當各種生產要素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時,那些因爲害怕未來風險的儲蓄就會轉化爲資本,重新開始投資,從而改變生產減少的趨勢。
這就叫經濟復甦。
但如果生產要素下跌被新的貨幣擴張所阻止,那麼,儲蓄要轉爲投資就變得遙遙無期。
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其中最爲重要的要素,就是對日本的大企業的錯誤投資沒有被清算,日本央行爲了救助大企業,不停地印鈔購買大企業的投權,事實上維持了錯誤的投資結構。
第二種更爲常見。
這種誤解存在於錯誤的貨幣經濟學中,有一種認識,包括芝加哥學派的弗裡德曼,即認爲經濟增長必須伴隨貨幣供應的增加,才能避免價格下降。
一些經濟學家說,如果商品數量增加而貨幣供應不變,會出現貨幣短缺,進而阻礙經濟發展。
然而,他並沒有解釋爲何這種情況會阻礙經濟增長。
事實上,奧派經濟學認爲,無論貨幣數量多少,貨幣都能有效履行其作爲交換媒介的功能。這個世界上僅有一塊錢,也能讓市場正常運轉。
正常的市場中,消費品的價格往往是長期下跌的,有一些人就認爲價格穩定纔是重要的,下跌則會帶來災難。
人人面對價格下跌,都會不消費,把錢存起來。人生之目的,就在於消費,一個人一生中永不消費不停地存錢,這是不可能的。他必然是要消費。
蘋果手機上市後,一定是逐年下降的,爲什麼剛上市時還要排隊買呢?
人們的時間偏好是各有不同,但最終一定是將自己的收入用於消費。因此,價格持續下跌,只是導致消費延後,而不是導致消費減少。
而消費延後,正是低時間偏好的體現,是繁榮社會的基礎,因爲這意味着儲蓄增加,資本增加,生產力進一步增加,讓消費品價格下降。
我們生活中很多消費,其實是來源於儲蓄後,在消費品下降後纔出現的消費。這對所有人都是生活的改善。
人們不是追求一時的消費,而是追求一生總和消費。延遲消費,實際上是增加了一生總和消費的一種最好的手段。
人們還存在一種“貨幣幻覺”。
貨幣幻覺指的是人們對名義收入和財富的感知失真,導致他們誤以爲自己的經濟狀況惡化了。
即便實際購買力不變甚至有所提高,通縮中名義上的收入和財富下降,會讓人們覺得自己變窮了。
首先是收入幻覺。在價格通縮時,雖然實際收入可能沒有下降,甚至有所上升,但由於名義收入下降,人們會認爲自己收入減少了。
這種幻覺會讓人更加關注自身作爲生產者的角色,而不是作爲消費者的利益。
例如,一個工人的工資下降時,他可能忽略了生活成本的下降,反而只關注工資的減少。
同樣,生產者如果看到其產品價格下降,可能會忽視生產要素成本和消費價格的下降。
這種只關注銷售價格下降的心理讓他們更加反對通縮。
其次是財富幻覺。價格通縮時,資產價格,如機器或不動產的價格可能會下降,企業雖然沒有實際損失,但會計上的損失會導致人們產生財富減少的錯覺。
比如在經濟衰退時,信貸緊縮引發股市崩潰,資產價格暴跌。
投資者此時會突然意識到自己在繁榮期的許多投資是錯誤的,這些問題在通縮時暴露出來,進一步加劇了財富幻覺的破滅。
同樣,在債務危機中,價格通縮也會加重真實債務負擔。
破產導致債務人失去所有財產,債權人只能部分收回投資。
這時,過去的錯誤投資顯現,真實財富的損失變得顯而易見。
破產前,人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些損失,直到破產時才感受到真實財富的損害。
相比之下,價格通脹則帶來相反的幻覺。
當資產價格和名義收入上漲時,人們會覺得自己變得更富有,甚至產生樂觀的錯覺,認爲一切都在好轉。
因此,與通縮相比,通脹較少引發反對。貨幣幻覺及其破滅,是導致人們對價格通縮反感的重要心理因素。
但這些心理因素,是錯誤的感知,需要理性知識來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