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上空有四朵烏雲 缺水是燃眉之急
全球景氣復甦下仍有隱憂,遠雄人壽風控長儲蓉指出,目前全球景氣大好,仍要注意「遠方烏雲」,目前觀測到的經濟展望五大隱憂,除了美債殖利率彈升外,包括資產泡沫、電子業重複下單、缺水危機和政治局勢緊張四項都可能在臺灣發生,特別是臺灣面臨乾旱,有很多傳統產業的用水量比電子產業還多,對於未來景氣動向會是極大的不確定性。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也指出,對今年臺灣經濟展望樂觀,但中研院提出的前景四大不確定因素:疫情決定經濟復甦時程與反彈力道、後疫時代對通膨、匯率、利率預期與可能政策因應、中美衝突影響廠商佈局與科技創新發展時程,和國內廠商生產與投資意願因缺水可能造成的影響,首度列入近期旳缺水影響,主要是應從長計議的水資源開發,在短期內轉變成對國內生產活動有立即影響,顯示氣候變遷影響經濟的後果正愈趨嚴重。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張傳章表示,國內缺水問題是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加上長期的五缺問題,對臺灣經的中長期影響要相當審慎,歐盟已展開課徵碳稅、倡議ESG等,金管會和環保署正進行大型合作研究案,委託中經院設計模型,分析國內廠商的碳排放量,模擬可能的碳稅課徵範圍,初步算出來的課稅規模,恐怕臺灣產業未來將沒有如此高的競爭力,這攸關到臺灣的未來,更是近五到十年非常重要的議題。
彭素玲表示,隨着全球經濟復甦,對於科技產品的創新、應用增強,國內廠商多有擴大投資計劃的規劃,但自去年第三季開始,臺灣進入56年來嚴重乾旱,缺水問題即浮上臺面。雖然水資源開發等問題需有長期規劃、從長計議,但目前水荒問題亟需解決,對國內生產與廠商投資有立即影響,且限水、缺水時程愈長,後果將愈趨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