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中科院往事追憶/核武風雲在臺灣(四)(朱偉嶽)
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發生輻射外泄事故現場。(新華社)
中共於民38年(1949)10月1日在大陸建政以後,除了全力推動向全民承諾過的公有制度外,也對國府遺留在大陸的航空界、軍工界人才和設施,戮力加強擴充,爲石破天驚的兩彈一星(核彈、飛彈、衛星)而埋頭努力。
敗退到臺灣的國民政府,當然也沒有閒着,由蔣介石和陳誠帶頭,在臺灣推動比較上緩進的土地改革,亦即由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一貫而下的政策。臺灣的土地改革,一方面解放了農民,使農民擁有自己的田地;另一方面,也使擁有土地的小地主或大地主,脫離土地變身爲工商人士,在政府的政策鼓勵協助下,成爲新興的企業家。
農民擁有土地以後,生產意願因而提高,也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多餘出來的農村人力,乃擁向城市,主要爲臺北地區及臺灣西部走廊,亦因蔣介石力主九年國民教育的普及,而與各形各色的企業主結合,在國府著名的經濟開拓者尹仲容、嚴家淦等的倡導下,把臺灣塑造成一個以外銷爲主的小型世界加工工廠,爲臺灣贏得東亞四小龍之一的稱號。
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美其名曰「建設臺灣爲三民主義模範省」,這是大官說的話,姑妄聽之可也。實際情況是,臺灣沒有搞大陸上一連串爲推動公有化的政治運動,直接就搞鄧小平氏主張的「改革開放」事業。也就是說,臺灣的改革開放,比大陸早三十年起步。
當臺灣搶先改革開放的時候,美國正與蘇聯對抗,而中共則是一面倒向蘇聯的。美國和在臺灣的國府,尚維持着正式的外交承認關係,認爲臺灣的國府是兩岸中國的唯一代表。所以美國和國府合作,對大陸地區作偵察監視,甚至進行突擊活動,是很正常的事。
像那時期U-2機對大陸的偵察飛行,反共救國軍在東南沿海的突擊行動,以牽制中共兵力,減少對北韓的援助等,都是明顯事例。坊間也有不少當年參與過這些工作人士的回憶書籍出版,爲這些事蹟,留下了鱗爪。在民國51、52年(1962、1963)間,美國經由與國府合作的空中偵察判知,大陸正積極準備核子試爆。
中共在民國49年(1960)夏秋間,和蘇聯正式翻臉,召回留蘇專家一千餘人。中共自蘇聯撤回專家不過二、三年之後,居然就準備核子試爆,對自由世界,以及對蘇聯,都是一件大事。這件事情,對蔣介石的刺激無疑是更大的。因爲當時國共兩黨相互敵對仇視下,中共的原子彈,是有可能用來解放臺灣消滅蔣政權的想像空間。
而第一個要爲中國造原子彈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蔣介石。如今此事落入中共之手,心中當然不安而且糾纏着懊惱。故蔣介石直指,中共將危害世界,縱恿美國應將其核子設施摧毀。美國不久前在韓戰中面對過中共軍隊,拼命打了許久,武器裝備縱然領先許多,不過僵持在北緯38°線,並末贏得太多便宜。摧毀大陸核設施,說起來容易,真要實行,則十分困難。
因工廠可能設在叢山峻嶺的深洞之中,如何摧毀?加之此舉後果嚴重,美國必將與整個中國人民爲敵,此一善後,將來如何收拾?此應爲蔣介石的主張,不爲美國接受的原因。但是美國政府,尤其是其中鷹派人士,可能在評估了此一嚴重情勢之後,認爲不如鼓勵蔣氏發展核武,如發展成功,可以用來牽制大陸。
必要時兩岸以核武相向,也是你們中國人打中國人,和我美國無關。而對蔣介石而言,發展中國強大國防武力,是中國人自鴉片戰爭以來的全民共識,核武研製成功當然是中國人的一項重大成就。當年因共黨武裝崛起致未做成,現在我也要做成功給大家看看,我領導的中華民國並不輸給任何人。應該是在這種美國默認而蔣氏堅持的情況之下,國府乃在臺灣步上核武發展之途。(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