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華文明體系下的兩岸關係
旺報社評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競選過程中曾多次表示,臺灣離美國太遠,離中國太近,美國出兵保臺的代價太高;又表示臺灣要美國保護,就必須付出相對應的代價,如同買保險一樣。日前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報導,賴清德政府已由私下管道向川普團隊提出5000億元的軍購清單,頗有遞「投名狀」之意。
美國賣臺的歷史恐懼
值得探究的是,臺灣朝野政黨與一般民意,雖不否定向美國繳「保護費」的必要,卻又不免心裡嘀咕,擔心以川普的「交易性格」,如果對方出更高的價格,我們是不是會被出賣,人財兩空細思極恐。這樣的集體焦慮感並非完全出於對「川普2.0」的憂慮,而是長期以來對美國「出賣臺灣」的一種歷史性恐懼。
爲何臺灣政黨與媒體少見質疑「保護費」之聲,我們是不願思考還是害怕思考?保護費的底層邏輯是國際社會的無政府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弱者面對強者進逼,只好尋求其他強者的保護。在付給美國保護費這件事上,臺灣自認爲弱者,兩岸關係是強凌弱、大欺小的叢林法則,只好找美國保護。
這個邏輯推論有許多值得深究之處。首先,臺灣是「弱者」嗎?我們若從軍力、國土、人口這些直觀的硬指標,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但如果把臺灣視爲美中之間的連結、槓桿或樞紐,臺灣還是弱者嗎?如果兩岸同屬一國,臺灣是弱者嗎?過去臺灣不是利用中國大陸的腹地維持經濟發展嗎?不是利用與中國大陸的連結取得對外談判的空間嗎?
其次要問的是,兩岸關係是無政府狀態下的國際體系嗎?既是也不是。先釐清一個觀念,國際體系雖然是無政府狀態,但有規則,這個規則是強權暴力與文明秩序妥協的結果。兩岸都存在於西伐利亞主權體系中,都需面對國際實力與規範的制約。臺灣國際空間固然受到中國影響力上升的擠壓,但同時大陸也需要顧及國際社會反彈的壓力。而且兩岸並非單純的國與國關係,在萬國體系之外,有一套中國的文明價值、歷史邏輯與政治秩序影響着兩岸互動,兩岸關係自然不是單純的強弱之間只能有併吞或扈從的關係。
用宏觀座標界定自己
我們往往只看到主權體系下的兩岸關係,而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中華文明體系下兩岸的歷史脈絡與可能發展。兩岸分裂分治是內戰遺緒,在中國國家形構的歷史規律與驅動中,終將走向大一統,但如何完成統一,在中華文明價值中也有春秋評價的一套價值規範。
例如《春秋》記載:「鄭伯克段於鄢」的記述中,段不敬兄長,不可稱弟,如同二國之君,故稱克;稱莊公爲鄭伯,是譏諷他有失教誨。短短几字,微言大義,歷史公斷,大陸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有其一定的道德約制。中國人認爲「民心」即「天命」,失民心者失天下,國家統一就不能單純使用暴力,而必須自證民心之所向。
基於自認是弱者、否認兩岸和平解決的可能性,使我們放棄追求與探索主導自己命運的可能性,不再設計兩岸長治久安的政治框架,只寄希望於強者,等待強者的保護,交保護費甘之如飴。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爲,任由強者索求和擺弄,然後又沉溺在被出賣的惶恐中不可自拔。
這種弱者意識讓我們在美中臺三邊關係中自行退位,自動退出餐桌,而成爲桌上任人分食的魚肉。我們不敢,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利益,甚至不知道自身的籌碼價值與利益所在。
我們缺乏對整個中國、對臺灣、對中華民國一種本體論的理解與認知。中國是什麼?中華民國是什麼?臺灣是什麼?臺灣人是什麼人?我們之所以自憐自艾,是因爲我們沒有從更廣大的地理、更綿長的歷史去看自己,沒有用宏觀的座標來界定自己,最終自我馴化、自證成了永遠只能交保護費的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