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乾上千億,“歐洲寧德時代”破產!全歐的希望爲何淪落至此?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過去,在歐洲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人們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歐洲寧德時代”這個稱號。
這個美譽的擁有者,便是瑞典的電池巨頭Northvolt。
圖片源於網絡
然而,2024年11月,Northvolt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傳來,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徹底打破了這一美好的幻想。
八年的努力,高達1450億人民幣的融資瞬間化爲烏有,僅剩的2.2億人民幣現金也岌岌可危。
曾經風光無限的獨角獸,如今卻深陷財務危機,這不禁讓人感嘆世事無常。
這不禁讓人思考,Northvolt的失敗究竟是偶然的,還是歐洲新能源汽車戰略的必然結果?
圖片源於網絡
歐洲一直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寄予厚望,希望能在全球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然而,Northvolt的破產無疑揭示了歐洲新能源汽車戰略的脆弱性。
缺乏核心技術、過度依賴外部供應鏈、市場競爭力不足等問題,都成爲了阻礙歐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絆腳石。
Northvolt的失敗,無疑爲歐洲敲響了警鐘,迫使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佈局。
圖片源於網絡
Northvolt的興衰:技術瓶頸與戰略失誤的交織
Northvolt的誕生,源於歐洲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自主可控的強烈願望。
2016年,這家公司成立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旨在爲歐洲提供穩定可靠的電池供應,推動歐洲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圖片源於網絡
卡爾森,作爲公司的創始人兼CEO,曾在特斯拉擔任高管,擁有豐富的行業資源。
這爲公司早期獲取訂單和融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圖片源於網絡
2020年,Northvolt與寶馬簽訂了20億歐元的電池供應合同;2021年,又與大衆簽下了140億美元的大單,使其成爲Northvolt的最大客戶。
在鉅額融資的支持下,Northvolt開始了全球擴張的步伐,在德國、加拿大等地建設超級電池工廠。
圖片源於網絡
歐盟委員會也投入了9億歐元的資金。
除了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等金融巨頭也紛紛出手,總融資額達到了200億美元。
公司原本計劃在2025年上市,目標是成爲全球電池行業的領導者。
圖片源於網絡
然而,好景不長,Northvolt的輝煌只是曇花一現。
2023財年,Northvolt營收僅爲1.28億美元,虧損卻高達11.67億美元。
業績的不斷下滑,讓投資者失去了信心,紛紛撤資。
圖片源於網絡
現金流的萎縮,迫使Northvolt不得不採取裁員措施。
2024年8月,Northvolt關閉了子公司Cuberg的研發部門,裁員200人。
9月,又在其瑞典總部裁員1600多人,佔全球員工總數的五分之一。
圖片源於網絡
屋漏偏逢連夜雨,2024年6月,寶馬以Northvolt無法按時交貨爲由,取消了價值20億歐元的訂單。
隨後,沃爾沃也宣佈不再投資,並收購了與Northvolt合資成立的公司。
就連持股21%的大股東大衆也決定不再派代表進入董事會了。
這些重磅客戶的離去,無疑是壓垮Northvolt的最後一根稻草。
圖片源於網絡
到了2024年11月,Northvolt的賬面上只剩下3000萬美元,僅夠維持一週的運營。
最終,Northvolt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曾經的輝煌也隨之煙消雲散。
Northvolt的失敗並非偶然,而是技術瓶頸和戰略失誤共同作用的結果。
圖片源於網絡
Northvolt缺乏核心技術,電池良品率極低,生產效率低下。
這導致其無法按時完成訂單,最終失去了寶馬等重要客戶。
圖片源於網絡
Northvolt的戰略規劃過於激進,盲目擴張產能,忽視了原材料短缺的問題。
由於缺乏成熟的供應鏈,Northvolt的原材料供應常常中斷,進一步加劇了生產困境。
此外,公司內部管理不善,成本控制失控,也是導致其虧損的重要原因。
圖片源於網絡
自主可控的迷思與亞洲巨頭的崛起
Northvolt的破產並非個例,它折射出歐洲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諸多挑戰。
歐洲雖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在覈心技術、產業鏈整合、市場競爭力等方面,仍然與亞洲巨頭存在較大差距。
圖片源於網絡
歐洲的電池企業成本很高,因爲它們在原材料供應上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
中國控制着全球大部分的鋰、鈷等關鍵電池原材料的生產和加工,歐洲企業不得不從中國進口原材料,增加了成本和供應鏈風險。
圖片源於網絡
亞洲企業,尤其是中日韓的電池製造商,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規模優勢。
它們擁有更成熟的技術、更低的生產成本以及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相比之下,歐洲的電池企業,例如Northvolt、Verkor、大衆PowerCo等,在技術積累、規模效應和成本控制方面都處於劣勢。
圖片源於網絡
歐盟雖然投入了鉅額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但在產業鏈佈局和技術研發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歐盟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跨境電池項目和研究創新,而對電池原材料供應鏈的投入相對較少。
這導致歐洲電池企業在原材料供應方面受制於人,難以形成真正的競爭力。
圖片源於網絡
Northvolt的破產也給其他歐洲電池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例如,法國的Verkor雖然完成了新一輪13億歐元的融資,但在Northvolt破產和電動汽車銷售放緩的雙重壓力下,其融資前景依然不容樂觀。
大衆汽車的電池業務PowerCo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正在考慮減少在德國的生產設施建設計劃。
圖片源於網絡
歐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困境,也反映出其“自主可控”戰略的侷限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不現實的。
歐洲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尋求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與中國在技術、產業鏈、市場等方面的合作,才能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圖片源於網絡
中國模式的啓示:技術積累、產業鏈整合與市場競爭的成功經驗
與Northvolt的黯然離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寧德時代卻一路高歌猛進,成爲了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的領軍企業。
寧德時代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其長期以來堅持技術積累、產業鏈整合和市場競爭的結果。
圖片源於網絡
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比Northvolt早了五年。
從2017年到2023年,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銷量連續七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寧德時代的全球市場份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0%,年營業額高達4000億人民幣。
圖片源於網絡
寧德時代擁有超過11.6萬名員工,子公司遍佈全球各地,形成了強大的全球化佈局。
寧德時代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們特別看重技術研發。
該公司擁有超過2萬名研發人員,掌握了2.9萬項電池專利,位居世界第一。
圖片源於網絡
寧德時代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曾毓羣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歐洲電池製造商的問題所在。
“他們的設計存在不足,其次工藝是錯誤的,就連設備也有問題。”
這番話也點明瞭Northvolt等歐洲企業失敗的關鍵原因——缺乏核心技術和成熟的製造工藝。
圖片源於網絡
與Northvolt盲目擴張的戰略不同,寧德時代一直堅持穩紮穩打,注重技術積累和產業鏈整合。
寧德時代不僅電池生產能力強,還向上游拓展,佈局鋰礦資源,以確保原材料供應穩定。
同時,寧德時代也積極向下遊拓展,與衆多汽車廠商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形成了穩定的客戶羣體。
圖片源於網絡
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後,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特斯拉的到來,不僅帶動了中國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產業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繁榮。
這種“鮎魚效應”也給歐洲帶來了啓示:引入競爭,才能激發創新活力。
圖片源於網絡
歐洲的應對策略與未來展望:合作還是競爭
在Northvolt破產後,歐洲對中國汽車的態度似乎有所轉變。
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提到,歐洲可能不再對中國的汽車徵收關稅。
這或許意味着,歐洲開始意識到,與中國合作,或許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更優選擇。
圖片源於網絡
歐洲需要中國新能源汽車,就像中國當年需要特斯拉一樣。
引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可以爲歐洲帶來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產業鏈,促進歐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進入,也可以加劇歐洲市場的競爭,倒逼歐洲車企加快創新步伐。
圖片源於網絡
當然,歐洲與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並非一帆風順。
雙方在技術標準、知識產權保護和市場準入等方面還有一些不同意見。
如何平衡合作與競爭的關係,是歐洲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圖片源於網絡
除了與中國合作,歐洲也可以借鑑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
例如,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加強產業鏈整合,培育本土電池巨頭等。
只有這樣,歐洲才能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圖片源於網絡
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的未來格局
Northvolt的破產,無疑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它不僅暴露了歐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脆弱性,也警示了其他國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技術積累和產業鏈整合至關重要。
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圖片源於網絡
中美歐三國將成爲主要的競爭者。
中國靠着完整的產業鏈和強大的製造能力,將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美國憑藉強大的科技和創新能力,不斷推出新技術和新產品。
圖片源於網絡
歐洲如果想要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就必須加快技術創新,加強產業鏈整合,並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
Northvolt的失敗,並非歐洲新能源汽車夢想的終結,相反,它是一個新的起點。
歐洲需要從Northvolt的失敗中吸取教訓,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成功。
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未來,既充滿挑戰,也充滿機會。
誰抓住了機會,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
圖片源於網絡
參考信息來源
金融界——寶馬與Northvolt簽訂20億歐元電池供應合同
觀察者網——歐洲電動化轉型折戟,“產業鏈之光”Northvolt申請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