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膠公約恐衝擊臺灣經濟、產業 學者籲及早因應

環境部28日邀請專家學者及業者針對全球塑膠公約最新談判進度,探討我國如何因應公約制定出更全面減塑目標。(蔡佩珈攝)

韓國正在舉行聯合國《全球塑膠公約》最後一輪談判,有望成爲解決塑膠污染、具法律約束力的公約,學者指出,臺灣是塑膠大國,高達24%進口石油用於生產塑膠,塑膠產品8成出口到國外,需留意該公約對國內經濟、產業衝擊,需及早因應。業者則表示,政府制定法令前應先與業者溝通,更不要制定出比國際更嚴格的規範,造成產業外移。

環境部28日邀請專家學者及業者針對全球塑膠公約最新談判進度,探討我國如何因應公約制定出更全面減塑目標。

人在談判現場的臺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榮譽理事長樊國恕表示,以阿拉伯爲主的產油國家反對塑膠原生料及塑膠產品受管制,支持加強管制塑膠廢棄物,並由已開發國家擔負更多責任,由於與歐盟爲主的西方國家,意見相當分歧,導致條文討論進度相當緩慢。

他指出,各國光是討論塑膠、塑膠產品、塑膠廢棄物、塑膠微粒的定義2至3小時,依然沒有結論,目前也沒有聽聞有國家提出減塑期程跟量化的目標,不過國內進口石油高達24%用在塑膠生產,且塑膠8成出口,全球塑膠公約對臺灣而言非常重要,應及早重視。

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總經理蕭耀貴指出,臺灣是塑膠大國,各產業都在使用塑膠,必須特別留意全球塑膠公約對我國經濟衝擊,即便公約3至5年後才生效,國際供應鏈、品牌卻很可能明年加嚴要求,問題馬上就來了。

他認爲,臺灣需精進塑膠的化學性回收技術,並建立本土的生質材料驗證機制及量能,同時確保回收料來源的質跟量。此外,國內規定食品接觸包裝不得使用回收料,假設公約要求使用,法規問題也須解套。

臺灣區塑膠原料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朱允方說,目前塑膠原料製造廠製程已儘量降低對環境污染,尤其塑膠製造產業具一定經濟規模,如果再減產,反而不環保,希望外界不要妖魔化塑膠,重點是要減少後端污染,業者願意配合政府政策、接軌國際,但希望環境部制定法令前先與業者溝通,更不要制定出比國際更嚴格的規範,造成產業外移。

臺灣科技大學副教授許呈涌則表示,業者擔憂,一旦公約通過限制塑膠原料生產,業者勢必使用新料,衍生成本勢必反映在售價,很可能最後由全民買單,德國、日本蒐集回收塑膠、減少消費者使用塑膠的方式值得借鏡,亦可從減少塑膠體積着手,減量效果較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