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正式發佈
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趙竹青)“在生態環境監測中,衛星遙感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正式發佈《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
南極冰蓋正在發生哪些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對糧食生產有何影響?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有何變化?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牛錚、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程曉、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吳炳方、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匡文慧做客人民網科技視頻訪談欄目《智者有言》,深度解讀了2020年度報告3個專題的編制工作。
11月20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牛錚做客人民網科技視頻訪談欄目《智者有言》。(人民網 唐宋攝)
衛星遙感是什麼?它能做些啥?報告編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牛錚介紹,衛星搭載的傳感器,類似於照相機,不僅能看到可見光,還能看到微波、紅外光等,在衛星圍繞地球轉的時候,它們可以隨時隨地對地球表面進行成像、拍照,獲取地面的水、植物、土地、大氣等一系列生態環境狀況。通過比較不同時期所拍的“照片”,就可以幫助我們掌握生態環境的變化情況。[詳細]
程曉:南極冰蓋正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11月20日,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教授程曉做客人民網科技視頻訪談欄目《智者有言》。(人民網 唐宋攝)
“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南極冰蓋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也對生活在南極的企鵝造成了顯著影響。”“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編委會執行主任、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程曉表示,南極冰蓋在過去20年左右的時間裡,它的表面融化和前端崩解都非常劇烈,其中一次特別大型的崩解發生在2017年,崩解後形成的冰山面積相當於一個上海市。在全球環境變化、冰蓋融化和冰架崩解的大背景下,對於企鵝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詳細]
匡文慧:近20年來,全球城市土地面積增長一倍
11月20日,中國科院學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匡文慧做客人民網科技視頻訪談欄目《智者有言》。(人民網 唐宋攝)
“2000年以來,人類進入更快的建設發展階段,全球城市加快擴展,城市土地面積幾乎增長了一倍。”“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專題編委會執行主任、中國科院學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匡文慧介紹,其中全球城市擴展的熱點區域是在北美洲和亞洲,佔全球城市擴展面積的78%。
匡文慧特別提到,在城市快速增長過程中,城市綠化水平也在提升。“綠地比例從2000年的27%左右,發展到2020年的33%。”[詳細]
11月20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吳炳方做客人民網科技視頻訪談欄目《智者有言》。(人民網 唐宋攝)
由於新冠疫情、非洲沙漠蝗蟲、旱災等影響,今年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和糧食安全的形勢如何?“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專題編委會執行主任、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吳炳方介紹到,從遙感監測結果來看,今年全球的糧食生產總體來說受影響並不嚴重。
監測結果顯示,2020年,無論是小麥、玉米和大豆產量都是增長的,而水稻由於受湄公河中下游旱災以及我國夏季洪水等影響,減產比例超過1%。從全球的供應形勢來說,糧食是充足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