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進入職場晚 製造業嚴重缺工

青少年勞動參與率低,加上就業以服務業爲主,使得國內製造業嚴重缺工。(圖/本報資料照片)

財經中心臺北報導

國內勞動力短缺,國人「晚進早出」現象日益明顯。勞動部公佈去年青少年(15-24歲)人力報告臺灣因爲大學普及及就學年限延長,青少年平均勞動參與率只有29.36%,較十年前33.52%減少4個百分點,遠不及美國的55%,凸顯年輕人晚進職場問題

統計資料顯示,十年來,青少年在服務部門就業人數逐年增加,去年78.2萬人青少年就業人口中,在服務部門就業53.5萬人,佔近七成,工業部門22.9萬人,佔29.55%,兩者消長極爲明顯。青少年就業人口多數進入服務銷售生產操作及勞力工大減,印證青年不愛進入工廠做工,導致製造業十年來減少快14萬人,製造業缺工問題愈來愈嚴重。

勞動部每年定期青少年人力資源報告,最新公佈去年統計顯示,青少年人口301.6萬人,平均勞動力88.6萬人,較十年前(93年)減少22.3萬人;勞參與率也是逐年下降,從33.52%降到去年的29.36%。勞動部表示,此一年齡層勞參率降低,主要受少子化、高等教育普及就學年限延長有關

與各主要國家相較,臺灣勞參率僅高於韓國的28.6%,低於新加坡的37.5%、日本的43%,更遠低於美國的55%。以20-24歲爲例,臺灣勞參率爲51.4%,新加坡61.8%、日本69%、美國70.8%,等於國內還有一半年輕人還未進入職場,但其他國家六、七成都已就業。

十年來,國人學歷提高,大學及以上程度比率明顯提升,從93年的14.61%上升至48.64%,增加34.03個百分點。但學歷墊高,並未提升青少年就業力,據統計,青年少從事部分工時、人力派遣等非典型工作平均約25%,但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者,從事非典型工作比率卻高達33%,亦即大學以上學歷,每三人就有一人從事非典型工作,大學學歷貶值情形普遍。

儘管因爲少子化及就學年限延長,青少年失業人數逐年下降,失業率卻逐年提升,去年青少年失業率12.63%,高於整體失業率的3.96%。勞動部表示,各國青少年失業率都較平均高,系因青少年初入職場尚在摸索階段專業職能不足,且多非家計主要負擔者,轉換工作頻高所致。從青少年失業原因分析失業者有工作機會但未去就業比率漸增,主要都因需要輪班排休,而非沒有工作機會。

資訊恐慌症發作?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快速補給→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