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別忘暴雨成災之痛 韓國瑜必須面對一大問題!

▲8月時雨炸南臺灣,造成高雄淹水災情不斷傳出。(圖/記者宋德威攝)

記者陳韋帆臺北報導

今年的暴雨造成嚴重中、南部多處災情,其中高雄就在8月份暴雨成災,造成連日淹水不退,極端氣候已對國人生命與財產安全造成威脅,所以也將是韓國瑜上任後,除了拚經濟之外,必須面對改善的問題之一。政大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舉辦「面對極端氣候如何打造「不怕淹」的居住環境研討會」,與會專家從個別建築到整體的都市規劃多有不同建議,提出承洪韌性智慧防汛親水城市與城市水庫的概念,期待可以建構出一個不怕淹的城市家園。

防洪觀念新思維 以韌性爲本打造不怕水淹的城市

內政部營建署副主任於望聖表示,氣候極端降雨集中,造成都市淹水災害,加上城市發展後都市不透水面積增加,因此希望可以透過公私協力,結合民間的建築規劃,加上預警系統的建置,可以「避災、適災」。

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賢指出,極端降雨越來越頻繁,超過防洪排水系統設計標準的暴雨只會更多,臺灣社會應該開始思考以「承洪韌性」的觀念來進行水患治理,開啓城市整建工作,讓城市「不怕水淹」。

要達到韌性城市,就要想辦法「不怕水淹」,也就是即使淹水也不會產生災害、社會經濟活動不癱瘓、城市能正常運作。結合水利與地景建築專業,透過設置雨水花園、生態草溝、多功能蓄洪池、綠屋頂、透水鋪面等,讓水泥城市轉變爲可吸納更多雨水的海綿城市。然而只做海綿城市是不足夠的,還需要設計能夠耐淹的建築物與公共設施。長期,則應該發展「兩棲」的基礎設施。透過以上各種配套措施,與洪水和平共處,打造一個不怕水淹的韌性城市。

借鏡高雄減災軟硬體工程經驗 朝向智慧防汛、親水城市邁進

根據歷年降雨資料顯示,高雄市最高曾有年超過3,500毫米,亦有低近年1,600毫米的雨量,近年豐枯的差距拉大,極端氣候出現的機率提升。高雄市政府水利局代理局長韓榮華指出,易淹水治理計劃及流域綜合治理計劃已有成效,但治水仍未盡全功,爲改善低窪地區及都市計劃區淹水問題,現階段持續執行包括排水整治、設置抽水站、滯洪池、及河道疏浚等治水工程,並且建立即時監控與警報的水情中心應變資訊系統。

高雄近13年來已打造326萬噸滯洪量,此次淹水面積較2010年凡納比颱風,減少約6,130公頃,除了持續滯洪池與排水管路的規劃興建,將以與水共生,同時推動預警、疏散、避難及社區自主的都會區防災理念,並納入網路科技,在所有防洪防災設施上安裝感測設備,打造智慧防汛的IoT物聯網系統,應用即時資訊的收集與串連,達到淹水預警與決策、雲端資訊服務以及防汛管理,讓高雄市邁向親水不淹水的活力城市。

將城市變成水庫 既可解渴也可防澇

長年提倡綠建築與減災工程的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孫振義提出,應從城市規劃的觀念轉化做起。近年雖已逐漸擴大透水鋪地、裸露地及綠地的面積,讓城市如同海綿般得以吸收水份,但仍不足以抵抗豪大雨的衝擊,應從「城市水庫」的構思角度出發,讓城市有水庫般的容水肚量,才能夠有效降低淹水風險。

孫振義提出四大作法,首先,個別建築基地設置雨水利用系統,促進雨水資源利用與分散防洪功效;其次將公園、廣場、綠地、停車場設計成能蓄水的窪地,豪大雨時這些小空間可將雨水貯集,再透過透水性設計讓雨水逐漸滲透到地底下去;再善用龐大數量的街道空間,其下設置適當雨水貯集設施,將有助於滯洪或降低洪水災情,輔助傳統防洪、排水系統;最後提倡適當的建築屋頂綠化,有助城市美化、城市降溫,更可達到微型水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