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寧享助餐”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南京市“寧享助餐”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老年助餐服務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品質的重要內容,是老年人普遍關心的民生需求,也是市委市政府最關切的民生實事之一。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老年助餐點建設,擴大助餐服務供給,基本滿足了老年人就近、便捷、優質的就餐需求。爲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和《江蘇省“舒心助餐”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做優做強“寧享養老”品牌,決定在全市開展“寧享助餐”提升行動,讓老年人助餐更安心、舒心,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一、基本原則
注重普惠,聚焦重點。堅持普惠性、兜底性,注重城鄉統籌,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聚焦低保、低保邊緣、獨居、空巢、留守、失能等重點羣體,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方便可及、經濟實惠、安全可靠的優質就餐服務。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堅持政府主導,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資源配置,加大支持力度。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引導市場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盡力而爲,量力而行。堅持有償助餐,統籌考慮羣衆期盼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防止脫離實際、相互攀比,確保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
二、工作目標
至2026年末,全市老年助餐服務供給網絡更加充分均衡,助餐服務提質增效取得新進展,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示範效應突出的優質老年助餐服務品牌,示範性老年助餐點達到100個,確保老年助餐服務安全、可靠、便利、可持續,持續提升老年人對助餐服務的獲得感、滿意度。
三、主要任務
(一)豐富老年助餐服務供給
統籌服務供給資源。堅持統籌利用現有資源和適度新建相結合,完善各類老年助餐服務設施配置,優化功能佈局。支持老年助餐服務設施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便民商業服務設施、生活性服務業資源統籌利用、共建共享。要優化公共配建的養老服務配套用房選址和空間佈局,有效保障老年助餐服務需求。
加強中心廚房建設。中心廚房是集膳食加工配製、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爲一體的老年助餐服務場所,應當符合食品經營許可審查通則中“關於餐飲服務、集體用餐配送、集中用餐單位食堂”的許可審查要求,並領取相應證照。場所面積一般在150㎡以上,具備每餐製作150份以上餐食能力,日常配送的老年助餐點不少於3個。每個中心廚房至少能爲30名以上老年人同時提供集中用餐服務。
完善老年助餐點功能。社區老年助餐點是指爲社區老年人提供集中就餐或餐食配送中轉服務的助餐服務場所,應當配置餐食保溫、消毒、加熱等設施設備,面積一般在50㎡以上,至少可同時容納10人就餐。鼓勵將老年助餐點交由中心廚房運營方託管,提升服務管理水平。支持老年助餐點在非就餐時間爲老年人提供基礎醫療服務諮詢、文化休閒、精神娛樂等個性化、多樣化服務。
鼓勵發展互助式老年助餐。農村地區要因地制宜發展互助式老年助餐,探索鄰里互助、設立“中心戶”多戶搭夥,“以菜換飯”等形式,靈活多樣解決農村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廣泛動員老黨員、老幹部、老模範、低齡健康老年人等參與老年人助餐、送餐服務。
(二)優化老年助餐服務模式
依託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鼓勵老年助餐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機構、鄉村互助睦鄰點等養老設施統一規劃、綜合建設,並在養老設施內部設置明顯提示標識,既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需求,又能促進老年助餐設施可持續發展。養老機構開展社區老年助餐服務的,應當與機構內老年人用餐區域分隔,通道分設,確保用餐安全。
依託市場餐飲企業建設。各區綜合考慮老年人口規模、實際服務需求、服務半徑、服務安全等因素,將老年助餐納入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引導有意願的市場餐飲企業爲老年人提供營養可口、價格優惠的餐飲服務,通過開闢老年人用餐專門區域、開辦老年餐桌或運營社區老年助餐點等方式,配備必要的人臉識別、刷卡等設施設備,實現餐飲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提升。
鼓勵單位食堂參與助餐服務。鼓勵有條件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食堂,面向社區老年人錯時開放,爲社區老年人提供膳食加工、打包和集中用餐服務。同時,按照市場監管部門要求,辦理食品經營許可,並向所在區民政部門備案,接受服務監管。
(三)規範老年助餐配送服務
自行配送。各區可依託餐飲企業、中心廚房等,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前提下,爲老年助餐點和社區老年人提供餐食配送服務。老年助餐點可作爲中轉站點,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前提下,將餐食配送至老年人家中,有關部門應當爲老年助餐配送服務提供便利。支持“移動助餐車”進社區、進小區開展老年助餐服務。
合作配送。各區可以發揮互聯網平臺、物流企業作用,利用市場化物流網絡爲老年人送餐。鼓勵互聯網平臺、物流企業爲老年人送餐提供優惠。支持社區工作者、社區志願者、互助時間平臺志願者、物業公司服務人員等力量,規範安全地參與送餐服務。
(四)提升老年助餐服務品質
鼓勵提升餐食品質。應當結合老年人健康需求、飲食習慣和地域特點,合理選配食材,制定餐品,每日至少提供午餐,有條件的要提供一日三餐,並至少每週更新菜品,提前公佈食譜。鼓勵配備專兼職營養師,結合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健康飲食需求,提供特色餐、營養餐,爲有需求的老年人配製流質飲食等特殊飲食,並提供點餐、“小炒”等特色服務。
提高設施設備適老化水平。各區可因地制宜,引導中心廚房、老年助餐點提檔升級,配備智能消殺設備、智能洗碗機、智能化結算設施,配備適老化餐桌、適老化餐椅及部分適老化餐具。送餐車運輸容器應當密閉,配有確保30分鐘內溫度保持在70攝氏度的保溫或恆溫裝置,有溫度顯示裝置,運輸車輛、容器內部的材質、結構便於清洗和消毒;中心廚房到老年人助餐點的送餐車須經區交管部門認定,牌證齊全,購買保險,做到車輛式樣、車身顏色、送餐人員頭盔和服裝“三統一”。
(五)常態長效做好服務監管
強化助餐信息監管。各區要適時發佈老年助餐服務電子地圖,及時更新信息,爲老年人提供就餐便捷索引。依託“金民工程”、“寧享養老”等養老服務信息管理平臺,完善老年助餐服務信息管理功能,實現供需精準匹配。老年助餐服務機構要加快配置具備營養配餐、按需點餐、服務評價等智能化功能的服務系統,並在顯著位置公示社會人員、老年人、政府養老扶助對象、75週歲及以上其他老年人用餐服務價格和食品安全承諾書和投訴電話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老年人可通過助老卡(市民卡)驗證、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便捷就餐,及時記錄用餐情況。
統一建設管理標準。各區民政部門應當對老年助餐點統一備案管理、統一認定掛牌、統一服務標識。老年助餐服務機構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開展食品經營活動,並配備必要安全管理設施。老年助餐服務機構選址儘量設置在建築首層,設置在其他樓層的應配備電梯、無障礙坡道等無障礙設施。
嚴格食品安全管理。提供老年助餐服務的食品經營者,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江蘇省食品安全條例》等法律法規,按要求設立食品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員,落實食品安全相關標準規範,規範加工製作過程,加強食品原料源頭管理和信息追溯,強化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考覈。探索採用透明可視方式公開展示餐飲服務相關過程,大力推進“明廚亮竈”建設。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加強對老年助餐服務機構的食品安全分類指導、檢查,按規定公佈食品安全日常監督管理信息。
強化消防安全管理。老年助餐服務機構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實際控制人是機構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機構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應當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強防火巡查檢查、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火災隱患整改、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和消防宣傳教育培訓。推進“瓶改管(電)”,提高消防本質安全水平。
強化屬地管理責任。老年助餐服務機構要強化屬地相關部門與街道(鎮)協同,對轄區內老年助餐服務機構落實屬地化管理責任,共同做好助餐場所房屋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運營安全、服務安全、燃氣安全、消防安全等管理監督工作。鼓勵老年助餐服務機構購買食品安全等相關責任保險。
深化信用監督。認真落實《江蘇省養老服務市場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實施辦法》(蘇民規〔2020〕1號)和《市政府辦公廳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寧政辦發〔2021〕72號),對出現食品安全事故、套取財政補貼等嚴重違法失信行爲的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實施聯合懲戒。
(六)用好用足老年助餐服務扶持政策
1.落實分類補貼政策
嚴格落實《關於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獎補政策的通知》(寧民養老〔2023〕149號)文件對助餐點、中心廚房、老人的補貼政策。
(1)助餐點的獎補
由政府無償提供設施的助餐點補貼包括:
①基礎補貼:持續運營半年以上且助餐點面積達到50㎡、70㎡、100㎡,每年給予2萬元、3萬元、5萬元基礎補貼;
②績效獎勵:按照爲老年人提供餐食的數量計算,標準爲每人次2元。上述兩項獎補每年最多不超過15萬元;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不含鄉村睦鄰點)內設的助餐點,不享受上述補貼。市場化餐飲企業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經區民政部門認定爲養老助餐點後,可享受績效獎勵。
③符合市級示範性銀髮助餐點標準的,按項目實際建設投入的80%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不超過20萬元。
(2)中心廚房的獎補
①基礎補貼:經區級民政部門審定的中心廚房,年度每月配送達到3-5個、6-8個、9個及以上助餐點的,每年給予5萬元、8萬元、10萬元補貼;
②績效獎勵:爲老年人提供餐食的,當年按每人次2元給予補貼。上述兩項獎補,每年最多不超過25萬元;
區級養老服務設施、街鎮養老綜合服務中心設置中心廚房的,可同時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獎補和中心廚房基礎補貼。中心廚房內設助餐點的,不得同時享受助餐點相關獎補。
(3)居家老人的就餐補助
分檔設立補貼上限,對標準內實際用餐費用按實補貼,超出部分自付。
①政府養老扶助對象,每天用餐補貼標準5元封頂;其中失能老人選擇上門送餐服務,同時給予送餐補貼,標準爲每餐3元(每天補貼不超過3餐);
②非政府養老扶助對象的75週歲及以上老年人,每天用餐補貼標準2.5元封頂;
鼓勵市場化餐飲企業爲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用餐補貼標準在上述基礎上增加1元/天。
上述財政補貼資金在各級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補助專項資金中列支,市對區按因素法補助。
2.加大慈善支持力度
鼓勵公益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和人士以慈善捐助等方式參與老年助餐服務。引導各區慈善協會等慈善組織設立助餐項目,向社會建立廣泛籌集資金,用於助餐設施建設、運營,並對老年人助餐費用給予適當補助。
3.加大綜合扶持力度
採取單獨裝表計量、“定比定量”、綜合評估等方式,對設置在養老服務機構內的老年助餐點用水、用電、用氣、用熱執行居民用戶價格。各區民政部門要及時將符合《財政部 稅務總局 發展改革委 民政部 商務部 衛生健康委關於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公告2019年第76號)規定的老年助餐服務經營主體名單推送同級稅務部門,由稅務部門落實稅費優惠相關政策。鼓勵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經民主議事程序決定,將公益金用於老年助餐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家庭盡責的老年助餐服務工作機制,把發展老年助餐服務作爲爲民辦實事重要內容和績效評價範圍。要加強工作統籌,把助餐工作和探訪關愛等重點工作結合融合,推動銀髮助餐工作和探訪關愛工作互促共進。
(二)強化部門協同
民政部門要牽頭做好老年助餐服務的政策制定、統籌協調、設施布點和督促指導等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要把老年助餐服務納入公共服務體系統籌推進,推動社區老年助餐服務發展。財政部門要落實老年助餐服務的各類獎補資金,加強資金規範使用監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落實就業扶持政策,強化相關人員培訓,鼓勵支持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吸納重點羣體就業,並按規定給予補貼。規劃資源部門要統籌規劃老年助餐服務設施用地空間佈局,保障和規範用地供應。住房保障和房產部門要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在具備條件的小區,完善老年助餐服務設施建設。建設部門要加強新建住宅配套養老服務用房和新建老年助餐服務設施的建設手續審批和施工過程的監管,統籌推進建設。農業農村部門要將農村老年助餐服務工作作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協調農村集體閒置的用地、房產等公共服務資源向老年助餐服務傾斜。商務部門要積極引導有條件的餐飲、商貿物流企業和互聯網平臺參與老年助餐服務。稅務部門要落實老年助餐等養老服務領域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法加強老年助餐服務的食品安全監管。消防救援機構及其他負有消防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依法加強對老年助餐服務場所的消防監督檢查。其他有關部門按職責做好老年助餐服務相關工作。
(三)壓實屬地和主體責任
各區人民政府和各街道(鎮)要負責轄區內老年助餐服務資源統籌、組織實施等工作,強化場所建設、運營管理、日常監督等。各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及送餐服務企業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開展經營活動,確保食品、消防、燃氣、建築等方面安全。
(四)加強日常監督檢查
市民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動態跟蹤,適時開展工作評估,總結推廣經驗做法。各區要建立本級老年助餐服務監督檢查制度,定期開展區級層面的聯合檢查。暢通羣衆建議投訴渠道,及時迴應解決羣衆訴求。強化以賽促建,舉辦全市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營養餐大賽。
(五)加強宣傳引導
各區、各部門應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和網絡平臺,加大對老年助餐政策和服務的宣傳,提升羣衆知曉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老年助餐服務的積極性,對市場主體自願讓利經營助餐點的,可適度給予榮譽鼓勵,切實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老年人、支持老年助餐服務的良好氛圍,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優質助餐服務。
附件:
1.老年助餐點建設運營基本要求
2.南京市示範性老年助餐點建設運營基本要求
附件1
老年助餐點建設運營基本要求
一、資質條件
老年助餐點掛牌須經區民政部門審覈認定。具有膳食加工功能的老年助餐點須持有市場監管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食品經營許可證》且證書在有效期內,並在醒目位置懸掛。
二、場所要求
(一)總體佈局實用合理,環境明亮,通風良好,符合建築、消防、食品、環保及無障礙等安全要求。
(二)選址臨近老年人集中居住或活動區域,儘量設置在建築首層,設置在其他樓層的應配備電梯、無障礙坡道等無障礙設施。
(三)面積一般不低於50㎡,至少可同時容納10人就餐。
(四)在顯著位置張貼各功能區域標識、衛生安全提示標語,公示收費價格及優惠套餐、食品安全承諾書和投訴電話等信息。
(五)配置餐食加熱、保溫設施、餐具清洗消毒設備、留樣冰箱。烹飪、分裝、餐具清洗消毒、就餐等關鍵區域應配置監控設施。
(六)燃氣裝置應配備符合國家標準的“竈管閥”。
(七)配置手部清潔消毒設施、帶蓋廢棄物容器。
(八)配置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桌椅、用具等設施。
三、運營管理
(一)應建立健全崗位職責和服務質量標準,制定並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按規定做好重點環節自查檢查記錄。
(二)應建立安全應急預案制度,包括但不限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食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和跌倒、噎食、燙傷等常見風險應急預案等。
(三)宜配備專職或兼職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營養師。對服務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和在崗定期培訓並建立培訓檔案。助餐點服務人員應持有有效期內的健康證。
四、服務要求
老年助餐點應公佈每週食譜,提供品種多樣、營養均衡和符合老年人特點的膳食,爲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務。
(一)集中用餐服務
1.集中用餐時段應安排服務人員巡場,及時爲老年人提供就餐幫助。
2.及時清理餐桌污物,餐具應每餐清洗消毒,廢棄物分類處理。
3.及時清理地面,保持地面清潔、乾燥。
(二)送餐服務
1.外送餐食應採用密封、保溫設施設備,並張貼食品生產時間和有效期標籤。配送高危易腐食品應採用冷藏配送。送餐工具應每日清洗消毒。
2.外送餐食所使用的包裝材料應乾淨、衛生,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3.送餐人員應佩戴統一工作標識,嚴格進行手部清潔,逐戶做好信息覈對。
附件2
南京市示範性老年助餐點建設運營基本要求
示範性老年助餐點除應當符合老年助餐點的基本要求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運營主體
依法登記並具備相應服務資質,有兩年以上運營經驗且兩年內未納入社會失信名單、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服務機構。
二、基本標準
(一)選址要求
示範性老年助餐點既可獨立設置,也可依託養老服務機構設置,選取老年人口相對集中、交通便利的社區或沿街門面,面向社區老年人服務。
(二)面積要求
面積在100㎡以上,至少可同時容納20人就餐。
(三)建設規範
1.統一名稱:區名稱+街道(鎮)、社區(村)名稱+銀髮助餐點;
2.統一裝修風格:整體色系主要以橙色、綠色爲主,門口懸掛銀髮助餐點圖形標識,銀髮助餐點內部公示牌、制度牌、宣傳物料統一使用方正大黑爲標準字體,按照統一的標識圖案、材質、工藝等進行安裝,懸掛標識位置美觀醒目。
(四)功能劃分
1.操作區
工作人員在該區域完成餐具清潔、消毒、餐食處理等操作。
2.點餐區
老年人在該區域進行點餐、取餐。
3.結算區
點餐後將餐盤放在智能結算臺上,結算刷卡。
4.就餐區
爲老年人提供集中就餐區域,桌椅擺放不可過於擁擠,過道可容輪椅通過。
5.配餐區
針對需要送餐上門的餐食進行分封、打包,並直接進入送餐車。
(五)設施設備
1.配備智能消殺設備、智能洗碗機、智能化結算設備。
(1)智能消殺設備:活氧水殺菌,無刺激、無污染,可去除農殘、肉類激素、瘦肉精。
(2)智能洗碗機:上下洗臂旋轉靈活,提高餐具和水流,有效接觸面積,保證清洗的效率。
(3)智能結算設備:餐盤放在智能結算臺上,價格自動計算,高效便捷。
2.配備適老化餐桌、適老化餐椅及部分適老化餐具。
(1)適老化餐桌
防撞圓角,防止磕傷,桌面達到方便輪椅進出的高度,桌面設計起到安全方便等功能。
(2)增設適老化餐椅
扶手圓弧處理,避免磕碰傷害,座椅墊經過特殊處理,比一般海綿硬度稍高;增加左右扶手軟墊;扶手設計成平面式,方便老年人起身支撐;椅子靠背設計成一字木質扶手,方便老年人移動椅子,也方便老年人走路時支撐。
(3)增設適老化餐具
防灑盤、防抖勺、食物介護筷等,專爲老年人殘疾人針對手部關節屈曲功能嚴重受限,喪失握力或手指離斷的人通過扣帶把餐具手柄固定在手掌上代替手指抓握功能。
3.送餐車運輸容器必須密閉,配有確保30分鐘內溫度確保在70攝氏度的保溫或恆溫裝置,必須配備溫度顯示裝置,運輸車輛和容器內部材質和結構便於清洗和消毒;送餐車須經區交管部門認定,牌證齊全,購買保險,做到車輛式樣、車身顏色、送餐人員頭盔和服裝“三統一”。
4.配備餐食保溫、消毒、留樣冰箱、空調等設施設備。
5.外送餐食應當張貼食品生產時間和有效期標籤。
6.有助老卡監管、視頻監控等服務監管設施。
(六)服務要求
1.嚴格遵守國家食品衛生法律法規,確保老年人用餐安全;建立完善的助餐服務規章制度,嚴格按照國家關於老年人膳食營養標準配製食物,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2.醒目位置公示《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標牌》、《健康證》等證件;公示助餐服務時間、服務須知,保持內外環境及餐桌整潔,餐具須每餐消毒一次(禁止使用化學消毒劑)。
3.確保消防設施的完好和有效運行,切實保障老年人生命財產安全。
4.給予老年人充分的用餐時間,服務過程細緻、周到、親切,注意觀察老年人用餐安全,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提供免費加熱服務。
5.每日提供至少兩頓餐食,收費價格參照早、中、晚餐的市場價、老年人價、政府扶助對象老年人價和75週歲以上老年人價格,收費標準公佈上牆,做到透明公開;同時提供“點餐”服務,配備社區助餐信息系統,能滿足老年人預約點餐、營養分析、自動結帳等需求,爲老年人送餐可以定位。
6.配備營養配餐專職或兼職人員,對常年供應餐點進行營養分析並有檔案記錄。
7.尊重老年人的飲食習慣,菜品營養注重均衡,少油、少鹽、少調料,做到葷素搭配、幹稀搭配、粗細搭配合理,每週有食譜。對因常見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嘌呤)等原因而有特殊飲食要求的羣體有針對性配餐方案。素食及少數民族老年人的特殊餐,進行單獨烹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