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學院:原理課“玩出新花樣”

每當寒暑假到來,南昌工程學院教師社會調研的行李中,都會有一樣共同的物品――馬列經典原著

隨身帶幾本書”,是南昌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原理教研室教師近年來約定俗成的一項軟制度。時刻不忘品讀原著、論原著、行原著,這個活動早已從課上延伸到課下,又從青年教師內部的自覺討論學習發展到帶動青年學生一起參與。就算是在不同尋常的線上教學過程中,原著教學系列活動也從未停止。

青年教師帶頭品讀

這是一個成立不到3年、主要由80後青年教師爲主的年輕教學團隊。

談到開展原著教學系列活動的初衷,原理教研室主任王誠德說:“一切馬克思主義理論原著經典都可以理解爲是一定社會生活人們頭腦中反映的產物,都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根據‘他們彼時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思想原料’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咀嚼’繼承一切優秀的原著思想遺產,作爲我們青年師生‘從此時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思想原料’創造新精神財富的借鑑。”

在他看來,新時代,我國青年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中,深受價值多元化的影響,國際社會對中國青年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如何更好地滿足青年安身立命的思想需要,如何更加自信地將經典思想進行創造性轉化,如何提高學校青年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實踐水平,原著品讀課程教學活動,無疑是對策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一句話,青年師生需要原著品讀,同樣,原著也需要根植於青年師生現實生活當中去”。

在南昌工程學院,每週二和週六,分別是教師、學生與原理課程相約的固定日子。每週二上午,原理教研室教師們品讀經典;每週六,原理課程的學生集中參與原著品讀。

“老師們先品先讀,學生們再品再讀,這樣就創造了一個都能參與、都有收益的學習活動氛圍。”王誠德說。

疫情防控期間,這一約定也從未中斷,大家把讀經典、學原著從平日的會議室搬到了線上學習羣,師生們對這項活動都十分支持。

在南昌工程學院,原著教學系列活動並不是隨機播放的留聲機,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有內心掙扎的青年師生聚集在一起精心打造的一項教學活動。師生們圍繞着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恩格斯的《波斯與中國》、列寧的《走上直路》、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經典一個一個讀,一段一段品。

在活動中大家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新成績,各抒己見,雖爭論不斷但思想碰撞得好不痛快,最後原著品讀的活動過程會形成原著品論簡報,留作教學科研的參考,進一步內化於心,成爲大家學習生活的品行導向。

討論碰撞思想新火花

談起這個活動的整個設計過程與價值,王誠德說:“最初是教師利用集體備課進行小範圍嘗試,後來通過總結輔導答疑具體經驗,再結合師生課程座談大家的需求想法,集思廣益一步一步地總結出來的。現在已經滲透到了課程教學具體環節、實踐教學任務當中去。還有一部分同學利用週末時間參與課程的集體品讀活動,從點到面,從面到體,原著教學系列活動得以良性運行。畢竟自己看書時難免受到思維的限制,而討論則能碰撞出思想的新火花。”

疫情防控期間,雖然不能進行師生面對面的“原理”課程學習,但是關於經典原著的品讀與探討卻仍舊在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着。

每次上課前,教師都會以一段經典原著作爲課堂的引言,再讓同學們結合經典談自己的感想和生活經歷。當每一位同學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傾注筆端之後,教師都會給予適當的點評,確保學生的想法可以得到及時的反饋。

原本枯燥的課堂,就由同學們講述的一個個小故事串連起來,學生們既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也聆聽到了早已熟知的同學心中“陌生的心路旅程”。最爲精彩的是,大家能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發覺到“經典原著在生活中到底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讓南昌工程學院18電子商務班洪燕驚訝的是,“以前上課發言不積極的同學都吐露了自己的感受”。

其實,早在上個學期的原理課堂上,結合“人民羣衆是歷史創造者”一題,王誠德就組織過一次主題爲“人類與疫情抗爭的歷史過程”的討論課。

阿茲海默帕金森、琴納等,大家發現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抗疫史”,只不過當時大家都沒有料到“理論照到現實”這樣快,課程剛剛結束,新型冠狀病毒會席捲全球。然而此時的同學們已經對人類疫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就多了一種更加平和冷靜的自覺態度。

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理論

2019年江西省青年思政課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2020年南昌工程學院十佳青年教師尹晶晶認爲:“經典不是枯燥的,而是鮮活的。我們現在所經歷的一切,其實先人們大都已經經歷過了,讀經典不一定能讓我們背誦多少句經典,但起碼能讓我們站在更高處觀瞻全局。”

在南昌工程學院,不少青年教師都在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引導青年學生讀原著、品原著。王偉的線上實踐教學非常強調同學們之間的集體交流,卞桂平更注重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銜接,喻厚偉則強調原著品讀要結合“自身思想的原創”。

同在備課組胡顯對於品讀經典也有着不一樣的體會,她認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在課程開始前,她就找來了一些經典原著的電子版分享在教學羣中。她希望學生們能夠通過自己通讀經典名著的方式去感受經典的魅力,同時還要求每位同學都要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內容錄一段朗誦的短視頻。

“與其用生硬的語言去灌輸經典,倒不如讓學生親自去名著中感悟。通過朗誦、寫感想等方式,讓學生們進一步加深對經典的理解。”在胡顯看來,朗誦的過程就是學生們與經典零距離接觸的過程。

通過一段時間的線上原理課程實踐教學,教師們發現,學生已經逐步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本知識與學習要領,一段段經典的原著思想正在滲透進在線課堂當中,一份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實踐任務書》正在有序地完成。先前同學們對於原理課程的認識也正在悄然發生着改變。

王春 記者 杜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