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看經濟】盧信昌/中、美對壘下 臺灣的競爭優勢?
▲面對美、中首腦階層的摩擦,身處全球產業鏈的臺灣,自是動見觀瞻。但抉擇關鍵,則在於做好全般的戰略研判。(圖/路透)
●盧信昌/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臺灣競爭力論壇知識創新組召集人
臺灣雖處於東、西方交會的絕佳位置,更佔據電子產業鏈的關鍵地位;卻因爲廠商的性格保守,以及決策高層漠視國際情勢的可能轉變,而輕忽了端倪變化的指標意義,造就典型的政治投機。也因着臺灣缺乏清晰的戰略追求和全般推演的定位修正,終究得承受不必要的外來壓力與高變動風險。
眼前中、美關係對峙下的各種動員和夾擊壓迫,正持續加強當中;關稅戰與貿易摩擦,僅只是其中的一環。何況預期中的全球經濟下修,讓部分已開發國家走向景氣衰退的趨勢。因此,迫切有待回答的問題是:於美、中相互制霸的氛圍之下,全球供應鏈的未來想像爲何?如何漫溢衝擊到臺商的處境呢?
首先,於人工智慧與工業4.0的發展之下,產業競爭的重點不再只是廉價供應的能力。職是之故,臺灣應有的整體考量與企業布建,不能只靠着做好生產的跨國分散;而更應該陳列重兵在產品與服務加值的開發端。
▲社羣網路的資訊判讀,也能讓參與者意識到口碑維護與誠信價值。(圖/路透社)
其次,是繼續選擇過往的市場主流,以配合美國境內的需求偏好爲目標?還是應該深入歐、亞國家,勇敢轉戰新態樣的消費呢?二次大戰以降的美國,作爲戰後重建資金的提供者和外來投資的領頭羊,美國人的消費價值觀就是市場主流。但在溫室效應與所得不均議題的浮現之下,就連蘋果公司甫推出的新款手機,如今也帶不動全球搶買的換機潮。
再則,雲端化與資訊科技,帶來鉅細靡遺的回溯性和低成本的比對辨識,而不斷有在商業模式的突破發生。種種社羣網路的資訊判讀,也能讓參與者意識到口碑維護與誠信價值。正所謂的:「下民可欺、上天難逃!」
有了即時且趨於零成本的事後查證,即能增強集體獎懲的威嚇作用。但凡有違反承諾與社羣期待的行爲發生,當事人即會得到負面評價,因而遭受到杯葛和抵制。准此推估,能塑造獨特風格或展現敏銳觀察的人,即可享有在異地的同儕認可,以及相伴隨的社羣榮耀與交易價值。
▲富士康科技集團宣佈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設廠的動工典禮,美國總統川普和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同臺。(圖/路透社)
最後,過往經貿活動裡,由強權國家所堆砌成的法治藩籬與市場力量,正被快速弱化當中。即令美國採取更嚴厲的制中貿易政策,也無助於臺灣資通信產業的獲利展望;典型的例證,就是此刻鴻海集團在威斯康辛州的投資紛擾。反觀,最近轉戰柬埔寨、菲律賓與緬甸等地的金主,無不力求搶佔其在消費通路、金融保險與地產開發等的加值服務。
有部分的機構分析師與研究者,紛紛看壞中國大陸的金融前景,尤其是資產泡沫化的風險;亦有少數人堅信,今年的雙十一熱潮將難以爲繼。放眼全球經濟的未來格局,會否成爲兩極化的切分狀態呢?
根據美國商會的新近調查,九成高的美商企業不打算從大陸撤資。美國第三方的支付龍頭,PAYPAL公司,更以持股七成併購中國大陸的支付業者,國付寶。至於坊間傳言,川普將推動在金融集資上的中、美市場脫鉤,白宮貿易顧問Navarro,和美國財政部都高分貝澄清,斥責這一則假新聞。
▲美國第三方的支付龍頭,PAYPAL公司,以持股七成併購中國大陸的支付業者,國付寶。(圖/路透)
堅持美國第一的川普主義,自始就是反全球化的選戰思維。至於,生產技術系源自於美國企業,會否遭到嚴格的管制?臺商供應鏈,能否做到於中、美市場分隔下的雙份重置呢?這樣如同逃命一般的積極與分流重置,容或能滿足美國《出口管制改革法》的立法精神;卻嚴重低估臺灣在歐、亞區域的競爭優勢,遑論是忽略了美國企業慣有的決策自主權。
面對美、中首腦階層的摩擦,身處全球產業鏈的臺灣,自是動見觀瞻。但抉擇關鍵,則在於做好全般的戰略研判;在這之下,才能分頭、分層做到產業布建與風險控管。此際,臺灣政府與公知圈的超前主張,僅只於枝節末微的表態和示好討拍。
熱門推薦》►美國經濟不壞 聯準會要降息就大有學問?►新興國家持續降息 透露經濟隱憂?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