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經濟界密集訪華 日媒:中國市場與製造基地吸引力未褪色
美歐經濟界和歐洲主要國家的首腦陸續前往中國「拜訪」,主要原因是中國作爲巨大市場和主要製造基地的吸引力並未褪色。圖爲比蓋茲拜會習近平。(圖/新華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實現訪華,中美兩國開始通過對話穩定關係。伴隨美國拜登政府的動向,美歐經濟界和歐洲主要國家的首腦已經開始陸續前往中國「拜訪」,日媒認爲,這些政治經濟界首腦陸續前往中國,主要原因是中國作爲巨大市場和主要製造基地的吸引力並未褪色。
《日經中文網》報導說,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在6月16日前往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這是他4年來首次訪華。更早之前的5月底,特斯拉CEO馬斯克3年來首次訪問中國,他表示反對與中國「脫鉤」。
報導表示,雖然拜登政府在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對華實施制裁,而企業則在除此以外的領域積極尋求商機。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也在5月底訪上海,他表示不會停止對中國市場的投入。美國蘋果CEO提姆.庫克、美國半導體廠商高通CEO克里斯蒂亞諾.阿蒙、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等人也已陸續訪華。
歐洲企業也不甘落後。荷蘭半導體制造設備商阿斯麥(ASML)的CEO彼得.溫尼克、瑞士半導體廠商意法半導體的CEO尚·馬克·奇瑞6月初訪華,意法半導體宣佈將與中國企業合資在重慶建設功率半導體工廠。
歐洲國家首腦的高層營銷也很積極。法國總統馬克宏4月率領空中巴士的首腦等企業界人士訪華,德國總理蕭茲也帶領企業代表團於去年秋季訪問中國。
此外,由於認爲中美之間的對立將長期持續,也出現爲降低經營風險而拆分中國部門和轉移生產基地的趨勢。例如美國風險投資(VC)企業紅杉資本決定拆分中國部門,大型製藥企業阿斯利康(Astra Zeneca)正在考慮剝離中國業務、選擇在香港或上海上市的可能性。
相較之下,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雖然對中國市場和供應鏈的依賴度超過美歐,但日本企業的動向顯得消極。從公開行程看,除了日立和武田藥品工業之外,只有日產汽車等企業首腦前往北京。但是私下前往中國還有日本的電機企業和商社等有更多的企業高層,不過他們坦言:「除了面臨日本國內反彈的風險之外,中國方面也建議最好低調行事」。
至於日本政府首腦訪華,自2019年時任首相安倍晉三之後一直未實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6月18日表示「將考慮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