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美歐經濟調整與中國經濟前景(翟東昇)
美國聯準會16日28年來首見升息3碼,盼加強壓制已處40年高點的通膨。(示意圖/shutterstock)
從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表現來看,美歐經濟正處於一個貨幣和財政狂歡之後不可避免的調整與落寞之中。由於多種因素的疊加,美歐的通膨飆升到四十年來的高位。美聯儲在一年多的拖延和猶豫之後,終於選擇了快速加息,並放言要加速縮表。但是目前的國債利率水平遠不足以覆蓋年化8%以上的通膨水平,也就是說,所有的儲蓄者都在爲債務人提供補貼。好消息是,美國的家庭部門資產負債表狀況很不錯,而且失業率處於低位,所以美國經濟應該承受得了一兩年的貨幣緊縮。壞消息是,如果按照經典的做法持續加息直到名義利率超過通膨,那麼無論是資本市場、房產市場,還是驅動全球經濟的美國家庭消費都會進入低迷期。
在股市和樓市攜手並進的背景下,美國家庭淨資產數據歷史上首度突破150萬億美元,圖片來源於美聯儲。
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那樣迅猛加息的話,那麼美國聯邦財政爲了滾動其30萬億美元的存量國債每年所要支付的利息,將在此後的數年內從此前的4000億美元大幅上升到兩萬億美元水平。如此昂貴的財務成本,將爲較大概率進入跛鴨狀態的拜登政府下半任期的施政空間蒙上巨大的陰影。所以,用各種辦法控通膨將是拜登政府中期選舉到來之前的重中之重。
目前可以看到的方法包括:與委內瑞拉、沙特等產油國實現外交緩和和政治交易,適度放寬綠色新政對美國本土能源行業的限制,促使他們多產油從而壓低能源價格;促進全球供應鏈的恢復並降低其物流運輸成本;取消對華出口商品的關稅;放入更多的移民以增加低端服務業勞動力的供給;此外,讓日元帶着東亞供應鏈上的貨幣一起大幅貶值,讓亞洲的工人們加班生產多出口掙美元,也有助於美歐降低通膨。當然,最大的變量還在於俄烏衝突:一旦俄烏之間實現停火,那麼能源和糧食價格將會應聲下跌,從而將美歐通膨率拖入下行軌道。
年初以來東南亞貨幣走弱。數據來源:wind
中國經濟狀況如何呢?2022年前五個月的實際增速低於年初的官方預期,既有幾個一線城市疫情的衝擊,又有較緊的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因素,而往往被忽視的則是一個影響重大的慢變量:新生兒數量自2017年以來一直大幅下行:如果沒有特殊舉措,今年的新生兒將很可能跌破千萬,而這個數字既小於今年的大學畢業生規模,也大概率少於今年的死亡人數。當一個國家生不出孩子來,好處是通膨率低迷,壞處則是消費和民間投資乏力。當然,放眼二十大之後,由於擁有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幾乎最低的中央政府債務率和通膨率,因此中國政府的政策空間非常巨大,中國經濟必將迎來新一輪擴張週期。
歷史上,中國經濟的每一輪擴張都是投資驅動,而考慮到未來十年的中國與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我主張要適當平衡投資與消費,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步發力:投資應該集中於科技研發和關鍵基礎設施,追求質而不是量;而消費則應該通過創新性的政策手段修復家庭部門的資產負債表來實現。
2014-2021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變化。圖片來源於網絡。
比如我和多位學界同行所倡導的「未來起點收入」方案:由中央政府擴大人民幣計價的國債籌資,向中國年輕人和孩子無差別地提供定額數字貨幣的補貼。這種中國特色的UBI,既能擴大總需求、促進本土消費和生育從而拉動高質量的供給和投資,又能降低對出口和低效投資的依賴,還能使得「共同富裕」與市場經濟的「優勝劣汰」原則相互兼容、相互促進。當然,新均衡和新路徑的突破,離不開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重新認識債務、貨幣與風險等一系列基本概念,重新構思中國參與世界分工的底層邏輯。
世界經濟的運行,總是喜憂參半、循環往復。需要記住的是,悲觀者常常正確,但只有樂觀者纔會成功。(作者爲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副院長)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