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想考研究生,絕非索取"特權"

作者敬一山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魯迅先生的這句話,真是有常用常新的感覺

這兩天看到一則新聞陝西一位視障女生三年前使用盲文試卷參加了高考,考取了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心理學專業。現在她準備進修讀研,但報名時卻被心儀的陝西師範大學拒絕,理由是“沒有能力進行培養教育”。

需要了解的一個背景是,2015年以來,國家開始允許視障學子通過盲文試卷參加高考,去面向普通人的大學就讀,而不是隻能去一些特殊學校選擇按摩等專業。這個進步,是無數視障學子一步步爭取到的,來之不易。

在這個背景下看,高校以沒有能力培養教育爲藉口拒絕報考的視障學子,至少是理念上的倒退。可是看看相關新聞下的跟帖,卻會讓人覺得異常悲哀。壓倒性網友聲音,不是去聲援受挫的學生,倒是特別“體諒”學校的立場,甚至指責學生是搞道德綁架,認爲學生這不是在爭取平等待遇,而是在索取“特權”,認爲支持學生就是支持“誰弱誰有理”。

這種腔調,真是毫無道理可言。一個公共教育機構,不是想辦法弱勢人羣提供便利,而是固化舊有合理壁壘,竟然還能在輿論場佔據道德制高點,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我們想象一下,按照這個邏輯,視障羣體在這個社會只能陷入寸步難行的境地。學校可以這麼說,公園博物館公共交通甚至商場超市,是不是都能以“沒有能力”爲由拒絕提供服務

當然,我們不是完全不理解學校的擔憂。從過去一些進入普通大學的視障學子的求學經歷看,學校是需要在教材、教育方式住宿方面,多提供一些便利。高校需要投入更多的物質人力成本,但這不也是公共機構的本分嗎?

退一步說,即便某個高校某個專業,目前確實不太適合視障學子選擇,那輿論該關注的重點,也是去探討問題解決方案,應該是如何拓寬這些羣體的就學和上升通道,而不是苛責追求更好未來的學生,讓他們只能退回到特殊教育學校學按摩。

在討論視障羣體生存空間時候專業人士經常會舉一些發達國家的例子。比如美國專門法律,保障視障學生有和普通人一樣的競爭入學機會,他們可以選擇的專業很多。相比來看,國內視障學子能選擇的空間非常有限,這不僅是高校能力的問題,還有觀念制度的落後。

我們承認國內大學的“能力”和經驗可能都不夠,但進步總是從一個個案例開始推動的。如果我們面對爭取權利的學生,不去想象更合理的可能,而是基於落後的現實把看似超前的需求看做是要“特權”,那大學的“能力”就永遠得不到提升。

很多人曾經感慨過,爲什麼中國的大街上很少看到殘疾羣體,不就是因爲公共空間都沒有接納他們的“能力”嗎?不反思提升能力,反而苛責爭取正當權利的弱勢羣體,這纔是另一種“視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