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推一帶一路地震預警機制
汶川地震10週年國際研討會暨第4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12日在四川成都開幕。4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1200多名代表和專家與會,共商防災減災救災對策,大陸強調願與各國加強交流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地震海嘯預警機制。
研討會由大陸國務院應急管理部、四川省政府、大陸地震局共同主辦,國務委員王勇宣讀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信中強調,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沒有止境,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科學認識致災規律,有效減輕災害風險,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
習近平說,大陸將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防爲主、防災抗災救災相結合,全面提升綜合防災能力,爲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與地震風險共處」,設有:透明地殼、解剖地震、韌性城鄉、智慧服務、地區國際合作等5個專題,針對地震科學研究焦點、地震安全服務、應急救援等領域開展深入交流和研討,展示大陸防震減災工作和汶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成就。
研討會總結交流10年來國際社會在地震科學研究領域取得的進展和成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擴展大陸在防災減災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將舉辦雙、多邊會談會晤,進一步深化防震減災領域的國際合作。
王勇指出,應對地震等自然災害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大陸願與各國加強交流合作,推動建立「一帶一路」地震和海嘯監測預警臺網等高效協同機制,開展防震減災重大科學研究,創新社會多元聯動模式,攜手減輕地震災害風險,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此外,今年2月,大陸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成功發射,成爲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解析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衛星藉由探索地震前後大氣中電離層響應變化的信息特徵及其機理,爲地震觀測研究提供有價值的訊息,研討會上將首次展示「張衡一號」衛星的初步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