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古厝百年守候 期盼子孫如燕歸巢

▲劉家古厝保留着閩式三合院建築古色古香。(圖/記者陳佳雯攝)

記者陳佳雯/採訪報導

不同於都市高樓大廈,古厝,一種帶有時代味道的建築,以往到處都看得到的古式建築,現在卻漸漸被遺忘。每一間古厝背後都具有它的歷史意義,而臺中市社區南里的劉家古厝,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經歷時代演進,依然屹立不搖,像是一個長者,默默守護着所有子子孫孫。

興建於1825年的劉家古厝爲閩式三合院,北面的正房俗稱「正身」;東西廂房俗稱「護龍」;三合院中間的「稻埕」,又稱門口庭」。三合院的建築地理,基於「後山爲屏」的風水考量,北邊高南邊低,,又建築方向爲「坐北朝南」,冬暖而夏涼

▲ 長長的族譜,記載着劉家的代代子孫。(圖/記者陳佳雯攝)

劉家古厝三合院的建築材料牆壁內部主要爲土埆,外面上半部塗抹白灰,下半部貼上紅色防水磚,屋頂施以紅色薄瓦屋檐下方臺基以唐山石(壓艙石)砌成,「稻埕」大門門柱門檻也均以唐山石爲建材來施做,早期唐山石必須由遠處鹿港人力牛車搬運得來,以當年的交通運輸路況來說,顯示劉家當時的財富能力

在劉家古厝正身公廳桌上方的匾額有「燕翼詒謀」四字,根據劉家耆老的說法,「劉家在當年家財盈滿、人丁興旺,便到豐原南陽一帶購置田產,並將一半家族移到豐原發展,爲告誡移至豐原發展的族人,不可懈怠忘祖,便在公廳神桌上方書記這四字,主要是提醒族人要像候鳥燕子一樣,每年都要回來古厝老家共謀家族的發展」。

直到目前,住在外地的劉家子孫,在農曆春節期間都會回來公廳祭祖,保有不忘本的傳統。另外,在劉家古厝外埕的庭院旁邊,還保有榨甘蔗石車一顆,靜靜的坐立在黃椰子樹下,見證劉家的發展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