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解決就業難題

文/洪寶山

日前一部電影「寄生上流」,道盡了南韓就業市場困境,南韓失業率高達四.○%,的確高於臺灣

主計總處公佈八月失業率爲三.八九%,是二○一七年九月以來高點。以青年失業情況最爲嚴重,十五至二十四歲失業率一二.七二%,創近三年新高,更細分,最高失業率落在二十至二十四歲,高達一三.○五%,二十五至二十九歲失業率六.七一%,雙雙創兩年來新高。

當然,八月失業率高跟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有關,但政府標榜近百家回臺投資臺商沒有帶動就業效果嗎?國勢普查副處長潘寧馨說,近百家臺商今年七月僱用人數年增四.○二%,比全體受僱人數增幅一.一三%來得高,顯示臺商回臺投資對就業有相當幫助。

不過,若從失業原因觀察,會發現「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而失業的人數連續四個月上升,八月已達十.九萬人,創近二十三個月新高,這就跟景氣有關了。

依據勞動部辦理「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顯示,有四成八青年勞工初次尋職曾遭遇困難,其中又以「經歷不足」最高,其次是「不知道自己適合做哪方面工作」。政府爲幫助青年端出諸多政策,例如勞動部爲協助青年解決尋職困難,提升在校生實力專業技能,推動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劃

面對求職考量因素之一交通問題,勞動部近年也推出青年跨域就業補助方案,年滿十八到二十九歲首次跨域尋職的青年,依照條件可申請交通津貼、搬遷補助金租屋補助等,都是要協助打通企業跟求職青年的關卡

以我多年在校園講課、跟學生互動的經驗,其實最大問題還是產學落差,學生在校所學無法在職場生活實際運用新鮮人未具備職場上需要的「技能」、「專長」,而在經濟不景氣當下,企業往往需要可以立即上戰場打仗的人,而不是來「學習」的,造成就業困難。更不用說,不少比例大學生也沒認真、用心課業及未來做規劃跟準備,如何順利進入就業市場,爲企業所用?

因此,我念茲在茲必須幫助學子,除了自己走進校園教課,也成立理周教育基金會,開設多樣化理財投資課程,就是要養成年輕人的理財力,再轉理財力爲具優勢的就業力,期能爲解決就業難題盡一份企業社會責任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996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