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服務至上 吃火鍋我願意等?
文.洪寶山
談到服務,我們都會說這是臺灣的強項,服務業佔總體GDP62%之高,並且臺灣服務業的經營一直讓國人引以爲傲,不過,在吃過中國四川的「海底撈火鍋店」之後,對「服務」不得不有一番新的認識。
進入餐廳前,候位時有提供彩繪指甲、擦鞋服務,免費;餐廳入口也有遊戲桌,有象棋、跳棋等,桌上還有水杯及零食供客人取用,一旁更有電腦可供上網,以及裝有各種書籍的書櫃,這些都是爲了讓客人在打發等待的時間時可以享受。另外,在廁所還提供牙線、梳子、花露水等,讓客人用完餐後可以漂漂亮亮離開,許多服務都是在臺灣未曾聽聞的。在得知「海底撈」即將進軍臺灣時,我不禁想,這家在中國大陸以服務著名的餐廳,在臺灣餐飲界會帶動怎樣的改變?對臺灣服務業又會有怎樣的衝擊?過去臺灣的資訊產業領先中國,現在已經被後來居上,我們的服務業未來呢?又有什麼樣的優勢?
怎樣的服務,才能滿足客人的需求?「海底撈」的「肉麻」服務席捲大江南北,是否也能在臺灣創造佳績,當然還是未知數,畢竟兩岸文化有異,但勢必會激起一些漣漪,會去想:「喔!原來火鍋店也可以做到這樣啊!原來服務可以做到這麼細……。」其實說穿了,這就是創新,不只是科技業需要創新,服務業也是;現在大家在談創新服務,不創新就只能坐以待斃,有創新就有機會。
臺灣的經濟談轉型已經談很久了,就是創新力不夠,這也許跟我們的教育養成有關,在教育過程中總是教孩子死背書,只是要標準答案,而沒教孩子去思考、去想像。臺灣要有創新力,必須在教育上從根本做起;而對於已經在職場上的人,就多去看別人成功的創新經歷,把自己當成海綿,不斷吸收,不停思考:如果是我,可以做出不一樣的嗎?可以做得更好嗎?爲什麼別人做得到,自己做不到?多用問句,多做開放式的問答,你會發現世界變得不一樣。
服務業是臺灣最後一塊堡壘,我們一定要守住,用更創新的精神來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服務業。臺灣加油!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第786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