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重器聯手打造灣區“引力”
唐家灣鳳凰山頂,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天琴計劃激光測距臺站上,李明教授和幾位工作人員正在緊張調試着設備。
“受天氣條件限制,激光測距臺站上半年數據產出較少。”李明介紹,近期他們還是抓住了幾個可觀測窗口,“用衛星測試了臺站的綜合性能,以保障測月實驗能夠持續正常進行”。
自2019年建成不到半年,天琴團隊測到了月面上所有的五面反射鏡的回波信號,這意味着中國科學家攻克了地月激光測距技術,中國也成爲世界上第三個成功測得全部五個反射鏡的國家。
如今,天琴計劃在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領域具有開創性,吸引了其他空間科學領域研究機構和優秀青年人才紛紛加盟。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錨定的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定位之一就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創新在規劃綱要中被提及137次之多。
以大科學裝置建平臺,以平臺聚人才,以人才凝實力,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
在東莞松山湖科學城,中國散裂中子源的成功運行,成了松山湖科學城的“金字招牌”――不僅吸引了許多海內外材料科學領域的科研團隊與專業人才,而且還吸引了很多其他領域的專家,爲松山湖科學城未來發展提供了鋪墊。
散裂中子源就像一臺“超級顯微鏡”,能在不對物質造成破壞的前提下“看穿”材料的微觀結構。“各地的科研人員做出了新材料產品後來我們這裡進行測試,通過散裂中子源試驗,他們會知道自己材料樣品的內部結構,我們也會幫助他們總結經驗。”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童欣認爲,大科學裝置會產生人才聚集效應,能夠爲創新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科技設施聯通、科技要素暢通、創新鏈融通。粵港澳大灣區乘“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11個城市聯手打造灣區科技“吸引力”。
坐擁“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2018年7月9日,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牽頭聯合9家粵港澳地區高校共同成立了粵港澳超算聯盟,旨在推動三地共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攜手打造“粵港澳超算資源共享圈”。
“香港本身沒有好的超算,廣州超算中心給香港高校提供了一個非常高水平的世界平臺,讓大家可以做一些以往做不了的事情。”香港科技大學教授甘劍平說。
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學教授盧宇彤介紹,中山大學每年在世界範圍內會吸引約4000名人才,大約60%都是來自海外,這和超算的吸引力密不可分。
正如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劉陳立所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要“沿途下蛋”。
如今,中科院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在惠州動工,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科學裝置在深圳光明科學城正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江門中微子實驗站建設有序推進……
一批重大創新載體正在粵港澳大灣區拔地而起,大灣區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將目光投向了大灣區。可以想象,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科研創新成果在粵港澳大灣區誕生,人們會在這裡,遇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