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執行死刑 無疑踐踏法律
法務部長蔡清祥23日至立院司法法制委員會報告死刑相關議題,對於死刑的態度時表示,政府的一貫政策沒有改變,就是「逐步廢除死刑」,會往這方向努力,但現行法律有死刑的狀況還是要依法執行。(王英豪攝)
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召開司改國是會議推動革新,但據去年司法院民調顯示,仍有高達66.2%受訪者不滿意當前司改成效,歸咎原因,除「凸槌法官」毀壞司法形象外,法官不判死及不執行死囚槍決是重要因素。
死刑存廢是人民高度重視的問題,但司改國是會議卻避而不談,高舉人權大旗的深綠法界人士,入朝當官後發揮實質影響力,蔡英文執政4年只執行1名死刑犯,現還有多達39名死刑犯待執行,死囚求死不得,飽受煎熬 。
2016年民進黨全面執政後,法官爲了不判死,更找遍各種如「捐過血做過公益」、「抄佛經悔過」的離譜理由,讓被告免死。蔡英文任期迄今,只有3件死刑定讞的判決;爲免廢死團體及司改會的抗議與批判,法官們過度援引兩公約及有教化可能性,作爲殺人犯的「免死金牌」。
法官不判死,漠視臺灣仍有死刑制度的現況,造成人權向被告傾斜。雖然法務部強調,必須審慎執行死刑,但法務部的「拖延」,除讓民衆不相信司法外,也讓這些判死確定的死刑犯,受盡「等死」的折磨。
被時任檢察總長顏大和批評爲「一場大戲」的司改國是會議,不討論廢死的敏感議題,對民衆關心的司改議題避而不談,司改政策又被特定人士「綁定」,也難怪小英的司改喚不回民心。尊重法律、實現社會正義,是每位司法官都須遵守的鐵律,法既明訂,就該依法執行,拒絕執行死刑,無疑是踐踏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