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評」以舊換新需讓“去舊更容易、換新更願意”

文|江南都市報評論員陳杰

今年全國兩會,“以舊換新”備受關注。3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強調積極開展汽車、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形成更新換代規模效應。此前,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要鼓勵引導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頻頻提及,重磅部署不斷,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的出臺,無疑將再一次激發消費潛能。相比上一輪“以舊換新”,本輪政策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從解決“有沒有”升級爲看重“好不好”,特別是追求智能化、綠色化。同時也吸納了上一輪活動落地實踐中的經驗,拆解企業收舊的壓價,回收企業的原材料來源主要爲普通居民,無法取得發票進行稅收抵扣等問題,相信可以通過“統籌支持全鏈條各環節”而得到有效解決,從而讓更多高質量耐用消費品進入居民生活。

過去,“不壞不換”的老觀念曾制約了以舊換新市場的拓展空間,對於家電尤其是大件家電來說,很多人都會選擇壞了就修,直到徹底修不好纔會想到換。人們很容易忽略超齡家電耗電量不僅比新家電高20%-30%,還會帶來重大安全隱患等問題。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約3.4億輛,在用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乘用車超過1600萬輛,其中車齡15年以上的超過700萬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平均每年約有2.7億臺家電超過了安全使用年限。可見,更新換代的需求和潛力巨大。

推動新一輪以舊換新是當前促消費的重要舉措,如何打通“以舊換新”的堵點?筆者認爲一是要建立平臺、暢通渠道,讓舊品回收和二手交易更方便地觸達消費者;二是要藉助大數據等機制,讓價格更透明,售後服務更完善,緩解消費者對消費二手產品的顧慮,由此提高消費者以舊換新、循環利用的積極性;三是建立鼓勵機制,出臺具有顯著激勵效果的綠色消費等務實政策,引導消費者養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習慣,推動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

需要注意的是,鼓勵以舊換新,並非宣揚消費主義與資源浪費。正如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所指出的,要推動廢舊資源得到循環利用,加強“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要堅持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統籌支持全鏈條各環節,做好循環經濟這篇文章,推動大規模回收循環利用,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才能在促進發展的同時避免不必要浪費。

消費既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動力,更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各地應該因地、因時制宜,出臺“地方版”配套措施,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去舊更容易、換新更願意”的有效機制,讓更多高質量耐用消費品進入居民生活。

值班編輯:喻妍

值班審覈:周豔華

值班編委: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