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50專欄:想變腰瘦美人?這樣練核心肌羣

臺大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師葉千瑜(左)接受健康50節目主持人尉遲佩玉(右)專訪,談核心肌羣運動。(馬樹立攝)

近幾年「核心肌羣運動」逐漸爲大衆熟悉,不論是在運動員和一般人的運動訓練,或是下背痛病人的物理治療中,都可以看到核心肌羣運動這樣的運動設計。故名思義,核心肌羣運動主要就是針對核心肌肉進行訓練,以加強腰椎穩定度。對於運動員和一般人而言,這樣的訓練有助於促進運動表現以及預防受傷。而對於下背痛病人而言,則有助於改善疼痛和生活功能

核心肌羣就是圍繞在腰椎附近的肌肉,是「天然的護腰」,不管是在維持靜止的姿勢中,還是各種快速或慢速的動作中,都需要核心肌羣來提供腰椎的穩定度。所以對於下背痛病人,訓練核心肌羣能夠有效改善症狀。而核心肌羣包含哪些肌肉呢?若把身體腹腔比喻盒子,則橫膈膜就是上蓋,前方是腹肌,後方是背肌,底部則是骨盆底肌肉。但也有學者認爲,核心肌羣應該包含其他四肢有連接到脊椎的肌肉,因爲這些肌肉在動作中也會影響到腰椎的穩定度。進一步來說,核心肌羣還可區分深層淺層,兩者肌肉的特性角色並不相同。深層的核心肌羣位置較深、長度較短,具有穩定脊椎的功能。而淺層核心肌羣位置較淺、長度較長,主要負責做出身體的動作,但在提重物和特定方向的動作時,也會影響腰椎的穩定。

核心肌羣在人體的動作中扮演穩定腰椎的重要角色。在過去的研究中發現,當人體在做肢體動作時,深層的核心肌羣會在動作執行前發生收縮。但在下背痛病人身上則出現不同的表現,其深層核心肌羣有收縮時間延後和力量不足的情形。此外,在下背痛病人的身上,也常發現肌肉萎縮的現象。

在開始做核心肌羣訓練時,首先要學會如何收縮深層的核心肌羣,以及在不同姿勢下,包括躺姿、側臥、坐、站立和四足跪等,保持腰椎的正中位置。在學習深層核心肌羣的收縮和腰椎的正中位置時,需要藉由物理治療師的觸診、觀察和引導,來帶出正確的動作。運動員、一般民衆以及下背痛的病人,依據其能力不同,在學會基本動作後,會利用不同的運動工具,如彈力帶、瑜珈滾筒、瑜珈球和空氣墊等,或者不同的肢體動作,如舉手、擡腳等,給予不同程度的訓練強度以符合不同的運動需求。(見圖一至圖六之動作示範)

圖一動作解說: 屈膝姿下,將雙手掌根放在骨盆兩側的凸點(髂前上棘),指尖朝向恥骨聯合處,將這三個點形成的平面牀面平行,此時下背部與牀面形成一個適當的弧度。(圖/林芳郁提供)

圖二動作解說:1.起始姿勢:屈膝躺姿下骨盆維持正中姿勢2.動作:輕輕的以鼻子吸氣,再以圓脣吐氣法吐氣,吸與吐氣時間比約1:2。雙手可放在肋骨上感覺肋骨動作。若吐氣時肋骨無法下沉,則可嘗試以嘆氣的方法吐氣。(圖/林芳郁提供)

圖三動作解說1.起始姿勢:屈膝躺姿下骨盆維持正中姿勢2.動作:雙手掌心相對,與肩同寬,吸氣時向天花板上舉,吐氣時肩胛骨放回原位,注意動作過程不聳肩。(圖/林芳郁提供)

圖四動作解說:1. 起始姿勢:屈膝躺姿下骨盆維持正中姿勢2. 動作:手放在身側,吐氣時將尾椎、腰椎、胸椎一節一節依序向上推,吸氣時保持骨盆位置不動,吐氣再把胸椎、腰椎、尾椎一節節依序貼回牀面。(圖/林芳郁提供)

圖五動作解說:1. 起始姿勢:屈膝躺姿下骨盆維持正中姿勢2. 動作:吐氣時右膝向外張開,並維持骨盆及左腳穩定,吸氣時把右膝帶回起始位置; 吐氣再換左膝向外張開,吸氣時把左腳帶回起始位置。(圖/林芳郁提供)

圖六動作解說:1. 起始姿勢:四足跪姿,手掌與肩膀臀部膝蓋呈一直線,雙手與肩同寬,雙膝與骨盆同寬,呈平背狀態。2. 動作:吸氣,翹屁股凹背擡頭;吐氣,縮屁股拱背看肚臍。(圖/林芳郁提供)

核心肌羣的訓練有其特性,不正確的練習方式不但沒有好處,反而造成傷害。有些訓練方式如傳統的仰臥起坐、高阻力的背伸直運動,對於腰椎的負荷量較大。此外小小提醒讀者,不要在起牀的一小時內從事核心肌羣運動,可能會有不良影響。正確的進行核心肌羣運動才能獲得益處,特別是有下背痛問題的人,是否能夠從事核心肌羣運動,則一定需要物理治療師的專業評估。

(本文作者林芳郁爲臺灣大學物理治療研究所第8屆畢業生現職爲臺大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