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五育並舉” 培養新時代高素質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優秀校友陳凡應邀回母校爲“孝心護理志願服務隊”的隊員開展急救護理知識培訓
護理教學
“3月14日,沿河社區義診;3月19日,衣物募捐;4月4日,枚寧社區義診;4月15日,獻血;4月25日,孝心護理鄉村行……”翻開湖北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孝心護理志願者服務隊的工作日記,募捐、義診、獻血、助殘等一連串關鍵詞映入眼簾。開展像這樣高密度的基層志願服務、實踐活動,他們已經堅持了9年。
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學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融合,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學校黨委書記郭國文說:“要用‘年輕人的方式’點燃青年學生黨史學習熱情,突出青年特色,創新學習形式和載體,把志願服務、勞動教育、素質學分等有機結合,讓黨史知識‘活’起來、‘動’起來,確保各項教育活動入腦入心、取得實效。”
因此,在辦學實踐中,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堅持“五育並舉”,深入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致力於培養新時代需要的高素質護理專業人才。在辦學過程中,學校堅持以服務發展爲宗旨,以促進就業爲導向,走產學研用結合的發展道路,按照“健康中國”健康服務技術技能人才的目標要求,不斷深化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不僅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培養出的一代代優秀護理學子,爲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朱虹認爲,新時代賦予了“五育並舉”新的內涵。從教育價值而言,要實現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應該體現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體現在校園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讓學生自然浸潤在德智體美勞育人育才體系中,從而實現全面發展。
立德爲先
築牢人生基石
“各位乘客您好,5號車廂有乘客突然暈倒,現尋找醫務人員救治!”2019年9月9日上午8時30分許,由南寧開往北京西站的K22次列車上廣播突然響起。此時,從武漢趕回孝昌老家的湖北職業技術學院2017級護理專業學生姚苗新恰巧也在這班列車上。
聽到廣播中的求助消息,姚苗新連包都沒顧得上拿,一路飛奔穿過3節車廂,趕到現場。在向列車工作人員及家屬表明身份後,姚苗新鎮定地指揮家屬將患者身體平置。然後一邊向家屬詢問患者病史及用藥史,一邊檢查患者的生命體徵。此時這位暈倒乘客的脈搏和頸動脈都已經停止了跳動。
情況危急,來不及多做考慮,姚苗新立即對患者進行了心肺復甦。5分鐘後,患者意識恢復,逐漸有了一些知覺……
其實,這並不是姚苗新首次救人。2018年6月,驚險的一幕發生在孝昌火車站候車室。一女孩疑似癲癇病發作昏倒在候車室內,危急關頭,在此候車的姚苗新挺身而出,運用所學的護理專業知識,機智果斷地爲女孩實施救助,在寶貴的時間裡搶救了女孩的生命。
“作爲一名醫護人員,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救死扶傷、守護生命是我的職責所在。”姚苗新說,從邁入校門穿上莊重潔白的護士服的那一刻起,我就暗自下定了決心,要做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
作爲孝心護理志願者服務隊的骨幹成員,在校期間,姚苗新參加街道義診、義演、支教和健康知識宣傳等志願活動100餘次。每逢節假日,她都會組織志願者們去福利院、養老院、特殊教育學校和社區孤寡殘疾老人家開展志願幫扶活動,志願者們給老人量血壓,做健康保健,或者陪他們談心聊天,打掃衛生;去特殊教育學校開展支教活動,教孩子們簡單的護理知識……
像姚苗新這樣,牢記使命、勇敢擔當的青年學子,在護理學院可謂羣星璀璨。從獲評湖北省第六屆“長江學子”的徐榮、姚苗新,到挺身而出、救死扶傷的吳言、黃青、黃紫林等人。他們用自己的言行和事蹟擦亮了湖職金字招牌。
教育大計,立德爲先。近年來,湖北職院護理專業羣通過樹立科學育人觀,築牢思政德育根基,注重爲學生創造文化育人實踐條件和實踐環境,通過“孝心護理”文化育人實踐項目,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知行合一,着力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服務社會的本領,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一方面實現了學生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的雙提升,“孝心護理”文化陣地成爲實踐育人的有效載體;另一方面,通過總結“高校志願服務+社區居家養老”的具體舉措,爲高校服務區域發展探索經驗。
2014年、2015年,護理學院“孝心護理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連續兩年被授予“湖北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2016年,護理學院團總支被評爲“2016年全國大中專團員青年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孝心護理”文化育人實踐被湖北省教育部門批准爲湖北省高校實踐育人特色項目立項建設項目,護理學院團總支被授予“全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總支)”稱號,2017年3月,湖北省婦女聯合會授予護理學院“湖北省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2021年6月,護理學院黨總支被評爲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增智爲要
練就專業本領
“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黨和國家大力實施‘健康中國2030’戰略。健康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形成,對醫養健康類專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白夢清說。爲了實現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健康產業發展乃至國家全面發展的良性互動,學校通過整合專業資源並進行結構優化,致力於發揮專業羣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進而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的全方位融合。
2019年10月,學校成功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按照“公共基礎通用、專業平臺共享、專業技術相近、職業崗位相關、教學資源共享”的原則,將4個醫藥衛生類專業(護理、助產、醫學美容技術、康復治療技術)和1個公共服務類專業(養老服務與管理)進行跨專業類別組羣,形成了以護理專業爲核心,助產、醫學美容技術、康復治療技術和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爲成員的“一主四翼”的專業羣格局。
作爲專業羣核心,護理專業於2000年被湖北省教育部門批准爲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003年被國家教育部門批准爲國家級別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004年被確定爲湖北省高職高專教育重點專業;2008年被國家教育部門、財政部門確定爲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重點建設專業,2016年6月被確定爲健康服務類示範專業,2018年12月被湖北省教育部門確定爲“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專業”。
醫學美容技術專業於2018年12月被湖北省教育部門確定爲“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專業”,2019年7月被認定爲國家級別骨幹專業;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於2019年被湖北省教育部門批准立項進行省級特色專業建設,同年7月被認定爲國家級別骨幹專業。2013年6月,由湖北職院牽頭組建的湖北護理職業教育集團正式成立。以職教集團爲依託,護理學院教師團隊完成了“湖北省中高職銜接護理專業教學標準”開發,並領銜編寫出版了一套湖北高職護理專業規劃教材,在全省職業院校中廣泛使用,3個案例分別被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誌確定爲典型案例。2021年6月,湖北護理職教集團入選第二批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單位。
學生“出口”是檢驗辦學質量的標準。近年來,學校護理專業畢業生“雙證”(畢業證與護士執業資格證)獲取率達95%以上,畢業生當年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就業對口率達90%,被三級甲等醫院錄用率佔畢業生人數超過30%,家長、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超過90%。
近年來,湖北職業技術學院4次被湖北省教育部門指定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護理技能賽項,並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在湖北省職業院校高職組護理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5項。學校在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老年護理技能大賽中獲得二等獎1項,在湖北省家政服務老年護理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其中2人被授予“湖北省三八紅旗手”、5人被授予“湖北省巾幗建功標兵”。
除專業技能競賽外,護理學院還積極舉辦和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文藝體育、散文詩歌、英語演講、計算機操作基礎大賽、主持播音、社會實踐、職業規劃、信息技術、創新創業等競賽,獲得省級三等獎及第三名以上榮譽共30餘人次。
健體爲本
服務終身成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的身體健康都無法保障,怎麼可能給大衆健康提供保障?”湖北職院教務處處長黃享苟說。作爲學校“雙高計劃”中的高水平專業羣,護理學院不斷增強體育在學生校園生活中的比重,強化學生體育鍛煉,助力培養全面發展的護理技術技能人才。
爲了提升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在課程設置中,每學期均開設有一門體育類必修科目。同時,還設有武術、球類、田徑等衆多體育選修課,讓學生結合自身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體育運動項目,激發運動熱情,更好地服務學生終身成長。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爲了真正將“體育強國”落到實處,促使學生養成終身鍛鍊的好習慣,學校要求,所有學生必須以班爲單位,每週至少參與兩次晨跑和自由鍛鍊活動。晨跑由班級輔導員組織,詳細記錄學生出勤率和效果評估;自由鍛鍊固定在每週五下午,學生可結合興趣選擇運動形式。
體育能否產生實效,激發學生自主鍛鍊的興趣是重點。護理學院不僅鼓勵學生自發組織體育活動,開展特色班級建設,將體育作爲重要指標。通過夜跑、羽毛球、乒乓球、籃球、啦啦操等興趣小組,讓所有學生都可以自發選擇喜歡的運動形式,進而達到養成鍛鍊習慣。目前,所有在校學生人人都參與興趣小組。
深入開展體育工作,全面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獲了可喜的成果。護理學子們不僅在校運動會上收穫了團體總分之冠,還成功走出校園。近年來,學校在湖北省大學生運動會上獲得了5項個人冠軍、4項團體冠軍。
體育是“五育並舉”的前提。護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張毓芬表示,有了健康強壯的身體作爲基礎,纔有可能爲他人的健康負責,纔有可能在走上工作崗位後,利用專業技能服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
尚美爲榮
傳承榜樣精神
“頭痛左右太陽穴,風池風府一樣攻,連捏帶按十餘次,須臾頭上即覺輕……”乍一聽,人們會以爲這是中醫學徒在背誦古方。其實,這是湖北職院“致美盡孝”志願服務隊的學生們在勤練本領。
“致美盡孝”志願服務隊成立於2013年,服務隊依託醫學美容技術專業,以“發現美、創造美、傳遞美”爲追求目標,把專業建設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有機融合,形成了具有湖北職院特色的“感恩、責任、忠誠、奉獻”育人理念,實現職業技能與志願服務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自成立以來,服務隊將專業知識與志願活動相結合,利用生產性實訓課爲學校師生、宿舍管理員、福利院老人提供免費義務理療服務、康復指導訓練和健康養生服務。在“致美盡孝”志願服務隊的倡議下,持續開展了“宿管阿姨美化我們的環境,我們美麗宿管阿姨的容顏”主題活動,累計志願服務約2萬人次。爲了感恩校園環衛工作人員美化校園環境的辛勤付出,服務隊還堅持每月定期開展各類公益養生知識講座和美容護理活動。截至目前,健康教育、養生保健指導等公益講座已舉辦了數百場,年均公益服務5000餘人次。
“每個週末參加各類志願活動是我們很喜愛的雙休模式,既鍛鍊了專業技能,又給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特別有意義。”來自雲南的饒思敏和室友丁福雨說。她們都在班上成績名列前茅,並且在課餘時間長期參與“致美盡孝”系列志願服務活動,一堅持就是兩年多。
“活着就是爲了使別人生活得更美好。”這是某位志願者寫在學校官方微信公衆號留言欄裡的一句話。美是一種力量,是一種精神追求,更是一種高尚的情操。護理學院的學子們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湖北人民猝不及防。危難面前,全國人民衆志成城,馳援武漢。2007級優秀校友高青青是北京援鄂醫療隊成員之一。2020年2月7日,高青青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療團馳援湖北,次日被分配到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此後的一個多月,她與肆虐的病毒共處,直面生死,與時間賽跑,更冒着被感染的風險,參加了搶奪生命的生死營救。
像高青青這樣,用心中大愛爲萬千百姓築起堅實壁壘的湖職學子舉不勝舉。據不完全統計,學校有近3000名師生參與了一線抗疫工作,其中護理學院佔到了約10%。
美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榜樣精神的傳承與延續。按照“致敬榜樣,禮讚奉獻”培育真善美的綜合審美觀,學校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湖北抗疫勝利後,高青青應學校邀請,回母校參加“感恩中國——我的抗疫故事”宣講會。“我要好好學習我的專業技能知識,然後努力成爲像高青青學姐一樣的人。”聽完高青青的故事,學弟郭文波說。
精技爲實
實踐方出真知
勞動教育直接決定學生們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爲了加強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2018年,護理學院將勞動教育課納入了“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並精心制定了勞動教育課程標準,加強學生生活實踐、勞動技能和體驗教育。按照“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課程標準,勞動教育總課時爲32學時。其中,理論課時爲16學時,勞動實踐課時爲16學時。考覈成績按照“理論課成績50%+實踐課成績50%”來評定,勞動課總成績進入學生成績平臺,作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重要依據。
勞動是基本的社會實踐,是培訓奮鬥精神的重要途徑。學校安排每週三下午爲“勞動日”,要求全體學生開展衛生大掃除活動,具體包括整理寢室內務、打掃清潔教室衛生、確保學校衛生區清潔。學校院系開展兩級衛生大檢查,結果納入學生勞動課成績評定、優秀班級的評定。
課堂之外的勞動教育需要通過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來實施。在辦學實踐中,學校積極踐行“五育並舉”的教育理念,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生產實習和公益勞動,創設實踐育人環境。
學校周邊沿河社區、中山社區、校寧關社區、文昌閣社區等居民區,常年活躍着“孝心護理服務隊”的志願者身影。他們深入社區服務,定點服務孤寡老人、家庭病房。通過家庭衛生清掃、老人個人衛生、老年人陪伴、老年人常見疾病預防等志願活動形式,提升勞動育人的實效性。
“在教學中,我們始終貫徹兩個統一。一是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統一,二是專業教育與職業道德統一。倡導學生開展勞動實踐,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和吃苦耐勞的思想品格。”護理學院副院長張玉潔說。這一機制,爲學生進入臨牀工作,堅持服務病患,發揚“救死扶傷”的精神,爲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培養學生勞動觀念,倡導踐行勞動實踐,不僅促使學生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生活習慣,也讓他們在勞動的過程中,培養出良好的職業道德。2012屆畢業生李偉鵬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國際醫院)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積極報名回到湖北家鄉參與救治,廣受好評。2015屆畢業生戴言獲評“湖北省抗疫先進個人”;2016屆畢業生徐榮被評爲“長江學子”;2020屆畢業生姚苗新被評爲“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長江學子”;2020屆畢業生王衝,參加了“火神山醫院”救護,被評爲“湖北省自強之星”;2009屆畢業生陳凡獲評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2020屆畢業生張曉靜獲評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