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議題燒出醫療體系問題 衛福部二度開記者會避談高層壓力

衛福部3日舉行記者會,出席的部長邱泰源(中)、照護司司長蔡淑鳳(右)、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左)針對醫院壅塞處置現況提出說明。(劉宗龍攝)

急診壅塞議題延燒,燒出第一線醫療人員怒火,更引爆長期存在的醫院護理人力不足、勞動環境差、分級醫療未落實等問題。衛福部今天二度召開記者會,部長邱泰源大陣仗率領6位官員,全程逾1小時,光是各單位報告就耗時逾30分鐘,內容多是老調重彈。媒體詢問是否因遭受到各方壓力而再度召開記者會,邱泰源表示「互相期許不是壓力,真正的壓力是如何爲人民健康奮鬥,怎麼樣讓人民更健康,臺灣民衆更安樂,這纔是要努力的方向」。

今年農曆春節後,急診醫學會發出警訊「急診壅塞進情況達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衛福部三度邀集相關團體開會討論對策,並在上週一(2月24日)召開記者會說明,但一週以來,各醫院急診壅塞情況雖略有改善,但醫護人員怒火仍難以平息。衛福部今天再度召開記者會,由邱泰源率領6個所屬單位,包括疾管署、健保署、食藥署、醫事司、照護司、醫福會,說明急診壅塞處置現況。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國內上週流感、諾羅疫情雙降,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10.5萬,較前一週下降24%,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約25.1萬,也較前一週下降18.3%。春節後流感疫情仍處高點,但已經連三週下降,尤其上週雖逢228連假,仍下降2成多,單看急診就診人次也下降,回覆到去年底狀況;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也下降近2成,連假期間沒有反彈,腹瀉疫情得到良好控制且持續下降。

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說明,這段時間透過六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協助轉診分流,加強區域聯防,醫學中心2月共下轉585件,其中65%轉入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中長期將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也會研議重症醫師作爲部定次專科,掌握確切人力,並且研議健保調整給付。

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去年受限於經費,先執行一般急性病牀的三班護病比,夜班費較其他病房高,今年將納入所有特殊病牀,會比照一般急性病牀來訂定夜班費。針對外界希望急診比照病房訂定三班護病比,將着手研議,並持續討論適當人力編制。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上週已邀集急診醫學會等團體討論,短期先檢討急重症支付標準,包括住院部門護理費調升,一年25億元、連續4年100億元,希望反映在第一線人員薪資上,且本次調整會扣合醫院加人加薪,達到標準會增加個別總額預算;長期則是提升病牀使用效率,推動創新服務模式、給付,在宅急症照護、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等等,可以空出病房來收治更多病人。

衛福部連續兩週召開記者會說明急診壅塞議題,卻沒有端出新政策,媒體詢問邱泰源,是否上週四在健康臺灣委員會受到總統指示或遭受壓力?邱泰源表示,如何讓全國人民更健康,早日達到健康臺灣的目標,這纔是我們真正的壓力。「互相期許不是壓力,真正的壓力是站在40年的醫界老兵,如何爲人民健康奮鬥,怎麼樣讓人民更健康,臺灣民衆更安樂,這纔是要努力的方向」。

媒體也詢問,這些措施是否能真正改善醫療體系問題,邱泰源表示「我相信只要碰到困難,就要超越它,而且要做得更好」,就好像當時921地震對醫療體系傷害很大,因此開始思考如何建立更好的醫療體系,所以纔有社區醫療羣、整合型照顧等;希望藉由這次機會,把分級醫療、區域整合、院內調整分配、合理的健保給付等,在最短的時間來處理,明年不要再發生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