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爆滿患者延誤治療離世 藍白委籲政府重視醫療結構問題

▲立委陳菁徽、牛煦庭、廖偉翔、陳昭姿與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長高靖秋舉行「急診爆滿!醫護累攤、病患無辜!政府在哪?」記者會 。(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各大醫院急診爆滿,讓醫界罕見求救。立委陳菁徽、牛煦庭、廖偉翔、陳昭姿與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長高靖秋等今(2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指近日一名重症患者送至高雄某醫院急診,但因加護病房滿牀,無法收治,聯繫十多家醫院也無病房,最後送往150公里外的醫院,患者因延誤治療離世,呼籲政府重視結構問題,解決醫療體系窘境。

立法委員陳菁徽表示,週六深夜急診醫學會發出悲鳴,向全國訴說若再不處理急診雍塞問題,恐造成大量急診醫護人員離職,進而影響人民健康與就醫品質。結果禮拜天賴總統還是廣邀黨籍立委烤肉自拍,真的是所謂「綠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因爲同樣在週末,南部有病患坐在救護車上轉了十幾家醫院,最後送到斗六時不幸離開,這在臺灣以情勢從來沒有想像過的事情。

陳菁徽也指出,從去年上任以來,許多在野黨委員與護理師公會都大聲告訴政府醫療體系正面臨很嚴重的病牀問題,但政府對於不論是保障健保點值的承諾,又或者是去年承諾要發放白班津貼,到現在都無法落實,因此護理人員只能用腳投票,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又有700多位護理師離職。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高靖秋監事長表示,急診雍塞的問題,癥結點就在於護理人員缺乏,導致病牀開不出來;急診病人住不進去,最後就全部都塞在急診,這樣真的是全盤皆輸。關於護理人力,在110年前每年至少都還有4000-5000淨增加,但從110年開始只剩下2000多人。護理師離職率也是節節攀升,現在幾乎要到13%,空缺率也有6.53%。如果政府不願意投資醫護,薪資無法起來,急診雍塞的問題可能也無法馬上解決。

立委廖偉翔委員指出,大量醫護人力持續的流失,已經是很嚴重的國安問題,而且越多醫護人力流失,也造成留下來的人更沉重的負擔,形成惡性循環。廖也秀出許多醫護現場塞車的照片,從2023年一路到2024年他質詢行政院前園長陳建仁,再到昨天也請助理到臺大醫院拍照,證實整個問題沉痾許久。但是昨天衛福部召開會議,竟然還是沒有邀請護理師團體,完全是沒有搞清楚狀況。

廖偉翔也批評,衛福部林靜怡次長的發言,展現執政的無能跟傲慢,廖要求林次長應該向全國醫護道歉並且下臺負責。因爲醫護前線在失火,結果後方的長官不幫忙解決問題,不幫忙救火,還冷嘲熱諷第一線醫護人員,證明林真的不適任。

藍委牛煦庭表示,昨日衛福部召開的記者會,根本就是「提油救火、毫無意義」,政府明明就很清楚急診塞車的根本原因,就是護理人員嚴重不足,但是核心的原因卻被衛福部選擇性忽略。甚至昨日召開的記者會關注度遠低於賴清德的烤肉派對,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牛煦庭呼籲,衛福部應適時雙管齊下,除透過合理的健保點值給付,讓醫療院所有足夠的資源照顧醫護人員,更應利用合理的評鑑機制確保醫療品質,以改善醫護人員的人力及資源,而非用冷嘲熱諷的方式迴應辛苦的基層醫護。

立委陳昭姿認爲,醫療崩潰並非是醫療人員不夠好,而是沒有足夠的醫療人員提供完善的照顧,屆時將會是另一種型態的醫療崩潰,而主因之一,就是未能落實分級醫療制度。陳昭姿更表示,第一次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質詢時,便曾向時任衛福部長薛瑞元提醒,在這20年期間臺灣醫療結構早已今非昔比,無論是醫學中心數量倍增或者是地區醫院數量腰斬,其實都反應着臺灣的分級醫療制度漸漸崩盤中。

陳昭姿強調,過去曾在立法院提出相關附帶決議,要求醫療院所若有盈餘,應優先用來改善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及薪資待遇,並認爲臺灣並不缺乏專業護理人員,缺乏的是完善且人道的醫護權益保障制度,否則我們始終無法改變僅六成護理系畢業生願意進入醫療體系服務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