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髮行市場回暖 “固收+”成主力軍

基金髮行市場從年初的狂熱轉冷後,新的權益類基金很難再出現百億元以上的爆款產品,而“固收+”基金則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青睞。從近期新成立的基金來看,“固收+”基金成爲了主力軍。在業內人士看來,其最大原因在於震盪市中大多數權益類基金很難控制回撤,“固收+”基金更適合風險偏好低的投資者。

獲投資者青睞

隨着春節後A股市場進入震盪格局,權益類基金產品一度遭遇較大幅度回撤,而攻守兼備、表現穩健的“固收+”產品優勢凸顯,受到投資者青睞。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5日,6月以來成立規模最大的基金是一隻“固收+”產品——易方達悅夏一年持有,募集規模達到129.25億元。此外,南方寶恆混合首募規模爲77.67億元,中歐精益穩健一年持有首募規模爲35.54億元,天弘安康頤享首募規模爲31.03億元。

在今年新成立的“固收+”基金中,有20只基金髮行份額超過50億份。易方達悅夏一年持有、易方達悅安一年持有、華安添利6個月持有、廣發恆信一年持有、中信保誠豐裕一年持有發行份額均超過100億份。

震盪市中優勢突出

業內人士普遍認爲,在震盪市中,“固收+”產品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更具投資價值。

浙商基金查曉磊認爲,“固收+”產品應該是穿越週期的,市場波動理論上不應對產品業績有特別大的影響。因爲“固收+”是一個多資產的組合,不同資產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會體現出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徵,相互之間有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因此,會平抑單資產的波動。而“固收+”產品並不是說沒有波動、沒有回撤,它的波動取決於資產之間的配置比例關係。

海富通基金量化投資部總監杜曉海表示,在低利率市場環境下,各類資產回報率走低,傳統純債產品難以滿足理財需求。“固收+”產品採用多種策略,運用打新、固收、股指期貨等手段,追求多元化的收益。公募“固收+”產品在打新上有一定優勢,可充分利用打新制度紅利增厚收益。

“去年股票市場表現相對較好,‘固收+’產品在‘+’層面可能會更加突出,但並不能完全拿去年的股票收益率進行線性外推。實際上,每個‘固收+’都有一個資產配置的中樞,以這個中樞作爲基準。同時,以各個資產長期的風險收益特徵作爲參數,從而形成各個產品的預期收益與風險。”查曉磊表示,市場上不少的“固收+”產品會錨定一個目標收益,比如是存款利率加上一定的收益幅度,或者是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率加上一定的收益幅度,在長期的維度上,力爭能夠實現相應的目標。

把握債市機會

債券投資方面,上投摩根副總經理、債券投資總監劉魯旦認爲,今年債市總體處於均衡狀態,不確定性主要來自海外,需要密切跟蹤美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變化,但目前來看相對可控。國內方面,下半年流動性可能會小幅縮減,但總體風險可控。未來通脹仍是市場關注焦點本質上通脹的問題源自於短期的供需錯配,預計通脹會得到很好控制。劉魯旦建議,今年投資者要調整好收益預期,但不宜過於保守。在投資機會上,利率債和較高評級信用債仍然值得投資者關注。

光大保德信固收基金經理鄒強認爲,回顧過去半年的行情,資產價格受風險驅動的特徵比較明顯。不管是從疫情還是從經濟週期時鐘來看,經濟走到目前這個階段,都難以對總量增速的進一步上行抱有期望,市場的關注點自然轉向了流動性、通脹等風險因素。風險因子在今年上半年先擴張又收縮的過程帶來了資產價格先大幅調整又大幅反彈的走勢。現在最應關注的是二季度風險因子的收斂會是階段性的還是持續性的,我們認爲主要是階段性的。

“資產價格已經在高位,我們並不建議對資產價格持過於積極的預期。”鄒強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