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超會賺 只有老外才知道?
▲鴻海開始改變股利政策,穩定的殖利率和投資收益,散戶不愛外資愛,幾百億股息輕鬆入袋。(圖/記者高振誠攝)
鴻海(2317)集團迅速壯大,單季合併營收規模至少兆元起跳,放眼目前臺股當中,除「市值王」臺積電(2330)、「獲利王」大立光(3008)之外,「營收王」鴻海也頗受外資青睞。鴻海去(2014)年集團合併營收達4.21兆元,全年稅後淨利1305.34億元,持續締造臺股難以超越的營收紀錄。
對於鴻海來說,目前1479.35億元的股本確實不小,但值得關注的地方是,外資長期持有鴻海股數大多在50%水準上下,如以目前外資最新持股比例大約49%的水準來看,基本上鴻海的外資色彩越來越濃厚。今年鴻海計劃配發3.8元現金和0.5元股票,總計將發出562億元股息,股息配發僅次於臺積電的1,166億元,4.37%的現金殖利率,也優於大立光的1.59%。
對於包含國際機構投資人在內,無論歐、美系券商以及分析師,幾乎都可以認同,鴻海是臺股當中少數可以搬的上國際臺面且具競爭力企業,可惜一般投資人對鴻海認知,仍停留在「替人扛轎」,僅賺取微薄代工費的「轎伕」印象,殊不知,「老外」早就看好鴻海轉型後的成長潛力,因此對鴻海的投資策略,大多采取「近兩步、退一步」的方式建立持股部位,這也成爲鴻海近一年股價始終停留在百元附近遊走的主因。
綜觀目前臺股科技股當中,外資持股過半的指標大廠,以F-臻鼎、日月光超過80%爲最高,臺積電以及臺達電,也分別有超過7成上下持股水位,至於佔比達到5~6成的科技大廠,包含矽品、華碩、聯發科、聯詠、和碩等,清一色幾乎是各領域的A咖大廠,換言之,以鴻海在產業的全球領導地位,可以預料外資重新調高鴻海持股部位,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從鴻海近一年股價表現來看,最高曾衝上112元價位,如以去年每股獲利(EPS)達8.85元水準,對照今(28)日收盤價98.3元來看,本益比只有10.28倍,遠低於臺股15倍的平均值,股價雖然算不上高貴,卻很對外資的味,而鴻海今年開始改變股利政策,穩定的殖利率和投資收益,散戶不愛外資愛,幾百億股息輕鬆入袋,鴻海賺越多,外資口袋也跟着賺飽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