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科技指數跌超5% 爲有紀錄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11月10日訊,港股恆生指數收漲1.1%,航空股和石油股走高,科技股普跌,恆生科技指數收跌超5%,爲有紀錄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比亞迪電子跌逾9%,美團跌逾10%。
推薦閱讀:港股怎麼了?
疫苗利好,科技股跌倒
疫情肆虐,人們不得不在家辦公、學習,疫情前人們外出就餐如今也轉變成了外賣;外出購物也變成了網購。
如此一來,提供線上辦公、會議服務,電商、餐飲外賣平臺等受益良多。
可是,北京時間11月9日晚間,一則重磅消息引爆全球市場:輝瑞和BioNTech聯合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阻止了90%的新冠感染。
隔夜,美股科技股多數下跌。FAANMG中只有谷歌收漲,電商、流媒體、遠程股集體下跌。
今天港股科技巨頭也受到衝擊,美團、阿里巴巴、京東等紛紛走低。
反壟斷來了?
除了疫苗消息帶給科技股的衝擊之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今早(11月10日)發佈的一則徵求意見稿,更是有如石破天驚。
這則《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直指各大互聯網平臺。
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介紹,此次發佈徵求意見稿,主要目的是“爲了預防和制止平臺經濟領域的壟斷行爲,引導平臺經濟領域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促進線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着力預防和制止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爲,維護平臺經濟領域公平競爭、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降低市場進入壁壘,促進更多主體進入市場,公平有序參與競爭,激發市場活力。
爲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徵求意見稿從“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爲”“經營者集中”“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這四個方面作爲切入點,定義了何謂平臺經濟領域的壟斷行爲。
通俗來說,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對消費者進行大數據“殺熟”,利用規則、算法、技術、流量分配等無正當理由拒絕進行交易,明顯低於或高於其他平臺在相似條件下的商品,低成品銷售,或者通過補貼、折扣、優惠、流量資源支持等激勵性方式限定交易,都有可能被認定爲存在壟斷行爲。
住得注意的是,徵求意見稿明確指出,涉及協議控制(VIE)架構的經營者集中,屬於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範圍。
在上述意見徵求稿發佈之前的11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三部門聯合召開規範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邀請京東、美團、阿里巴巴、字節跳動、滴滴、快手、拼多多等27家主要互聯網平臺企業代表參會,會議要求互聯網平臺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強化自我約束,共同促進線上經濟健康規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