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進補有訣竅!調理體質補法大不同 中醫:小心補過頭

寒流進補有訣竅!調理體質補法大不同,中醫:小心補過頭。(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今年入冬最強冷氣團將來襲,隨氣溫下降,許多人選擇吃羊肉爐、薑母鴨進補暖身,站在中醫角度,盲目補養,恐適得其反,建議進補前應根據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食材與藥膳,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朴子醫院中醫科醫師藍誼珊指出,進補應根據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食材與藥膳,避免盲目補養,以免適得其反,像體質虛寒者可選擇溫補類的十全大補湯,幫助驅寒並補充元氣;而燥熱體質者適合清涼的藥膳排骨湯,避免補養過度引發上火。

對於脾胃較爲虛弱的民衆,四神湯是理想選擇,能調理腸胃、增強消化功能,藍誼珊強調,不同體質適合不同的藥材與食補方式,個人化調養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隨着天氣日漸寒冷,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機率也在上升,爲應對寒冷,藍誼珊建議加強防寒保暖,尤其是頭、頸、腰和腳部,以防寒氣入侵,平時可適量飲用生薑紅糖茶來驅寒,並在睡前泡腳,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至於過敏性體質者,適當飲用辛夷、白芷等保健茶飲或進行鼻部按摩,有助於緩解鼻塞等過敏症狀。

朴子醫院中醫科針對冬天進補提出飲食建議。(朴子醫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藍誼珊提醒,冬天進補應結合個人體質與當季的氣候特性,通過適當的食補與生活調整來保護健康,民衆在冬季若能依體質進行個人化調養,早睡早起,保持規律作息並配合適量運動,相信在這個冬天能擁有更強健的體魄,安然度過嚴寒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