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通膨長新冠化 慎防僵固性引發預期心理
物價仍是政府今年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受供給面的影響高於需求面,宜慎防通膨出現症狀減弱但病程拉長的「長新冠」現象。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伊始,不少連鎖餐飲業者已再傳「漲」聲,顯示物價仍將是政府今年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特別是這波物價上漲的結構明顯有別過往,受供給面的影響高於需求面,政府宜慎防通膨出現症狀減弱但病程拉長的「長新冠」現象。
依據主計總處統計,2023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5%,增幅僅低於2022年、是近15年次高水準,物價已連兩年上漲逾2%。2024年物價漲幅雖可望回落到2%以內,依主要機構估值,漲幅仍介於1.64%~1.93%。
換言之,臺灣今年物價水準有機會脫離2%的「通膨臨界點」,但恐難回到過往長期在零成長上下的低水準,主要是這波特殊性通膨的經濟結構與通膨來源都較爲複雜,通膨率上升情況相對不嚴重,可是通膨壓力將較持久。
觀察疫情前的數十年,地緣政治相對穩定,加以生產技術進步降低成本,全球化快速擴展及人口結構變化也促使勞動力增加,供給面的調整相對需求面更靈活,因此全球多數國家通膨都呈現低而穩定的走勢。
反觀近年因地緣政治衝突頻繁、技術變革產生新問題、全球化擴展受阻,加以人口老化與勞動力不足,使得過往有利長期通膨穩定的供給面因素已轉爲負面影響,不利長期物價穩定,也增加各政府平穩物價的難度。
目前臺灣針對物價穩定,在油價部分訂有「亞鄰最低價」調整上限、「油價平穩機制」的雙緩漲機制,以及減徵貨物稅等因應措施;液化天然氣民生用戶及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價格維持不調漲,民生用電價也力求平穩。
此外,在貨幣政策的部分,央行2022年啓動升息等限制性政策,之後考量通膨率已自高點回落,且貨幣政策有滯後效應,央行因而改用維持限制性利率水準取代繼續升息,並持續因應通膨的最新變化。
必須提醒的是,不論是採取貨幣或財政手段穩定物價,仍各有政策必須付出的代價。以財政爲例,政府對油、水、電等凍漲機制勢必影響相關國營事業經營,累積的龐大虧損,最後仍將由全民埋單。
貨幣政策部分,則因通膨發展的特殊性使預測更加困難,例如際貨幣基金(IMF)自2020年以來報告修正幅度明顯加大,對美、歐、日、韓及臺灣當年通膨預測值更長期失準,將使央行面臨降低緊縮不足與過度緊縮的風險。
以2023年的走勢爲例,隨供應鏈瓶頸緩解,能源與食物價格回落,加以高基期效應,主要經濟體整體通膨率已快速回降,但具有僵固性的服務類物價回落速度較慢,將致使核心通膨率回降較緩。
這也將使政府穩定物價面臨另一難題,主要是核心通膨率若居高不下,消費者對物價普遍上漲的感受將更爲強烈,廠商爲維持利潤率,也會更頻繁調升售價,且高通膨的感受一旦深入人心,影響通膨預期制約,將不利整體通膨率回降。
更令人憂心的是,接下來至少有三大因素可能阻礙物價持續下降,首先是在通膨下降的趨勢中,前一年較高的基期會使次年通膨率降幅也較顯著,但隔年續降幅度也將因基期擺盪效應而受限。
其次是未來受到勞動成本與企業要求利潤率的轉嫁效應持續影響,可能使服務類通膨下降緩慢,更不排除造成核心通膨降溫的僵固與不確定性;最後是未來仍可能有新的供給面衝擊,例如紅海危機,使通膨進展偏離預期軌道。
依國際清算銀行(BIS)總經理卡斯藤斯(Agustin Carstens)的說法,疫情前有利物價穩定的四個順風已轉變爲逆風,像地緣政治從相對穩定轉爲衝突頻繁;全球化從快速擴展變成進展受阻;勞動力成長變成人口老化;生產力提高反轉成監管問題。
展望未來,由於全球化內容改變、氣候變遷與人口老化,都將加劇物價波動風險,疫情前低且穩定的通膨環境可能由長期偏高的物價水準取代,政府宜慎防核心物價居高不下引發的預期心理。
在通膨走勢具高度不確定性下,除了貨幣政策參考數據必須時刻更新;財政政策搭配貨幣政策發揮穩定效果之餘,也要考量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同時採行重振生產力的結構性改革,才能真正緩解這波來自供給面的通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