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面對大陸經貿制裁,臺灣準備好了嗎?

WTO爭端解決機制早已失靈,訴諸國際恐只是以拖待變,無助解決大陸對臺可能的貿易制裁。圖爲中國大陸港口貨櫃。圖/新華社

原本預定明年1月12日公佈的貿易壁壘調查結果,陸方無預警提前公佈,臺灣各界在譁然之餘,也做出各種揣測。我政府一方面直斥陸方此舉明顯具有政治目的,另一方面則指陳陸方的調查不符事實,我方絕不接受。作爲執政的民進黨團則一貫的批評陸方只是藉此恫嚇臺灣經濟選民。然而,再多的批評,都無法回答一個根本的問題:面對大陸經貿制裁,臺灣準備好了嗎?

檢視此次陸方公佈的貿易壁壘調查最終結論,包含幾個重點:首先,完整盤點法律並訴諸國際。這次對岸不但盤點臺灣自1992年以來限制陸方產品進口的相關條例、辦法和規定,並以數據指證臺灣對大陸產品的限制呈現擴大趨勢,甚至還援引GATT、WTO報告指出,臺灣的確片面對陸存在商品進口措施。因此,可說是藉由法律的總盤點,向國際宣示臺灣長期對陸存在不公平貿易。

其次,對兩岸貿易進行總檢討。過去大陸對臺進行類似的貿易壁壘或反傾銷調查,多鎖定單項或同型態複數產品查覈,牽涉範圍通常不會太廣。陸方在這次最終結論透過數據指陳,兩岸加入WTO後,大陸對臺灣的貿易逆差增長397%,由2002年的314.9億美元擴大到2022年的1,565億美元,這是臺灣對陸產品長期限制進口最好的證明。最後,陸方指控,我方在違反WTO規範的同時,也並未能履行ECFA第二條規定的「逐步減少或消除雙方之間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義務。換言之,亦在凸顯臺灣只願片面享受ECFA之利,卻不願盡ECFA義務的違背契約作爲。

上述三個重點,可說是大陸對臺祭出貿易制裁的前奏曲。依照大陸法規,針對貿易壁壘可進行雙邊磋商、啓動多邊爭端解決機制,或採取其他適當的措施等手段。陸方堅持兩岸必須基於共同政治基礎才能雙邊磋商,而我政府則堅持此議題必須透過多邊爭端解決機制,也就是在WTO架構下協商。由於兩岸各自堅持,且我方短期內不可能擴大對陸產品進口的前提下,陸方唯一能採取的手段就是對臺經貿制裁。

一般認爲,若陸方採取對等制裁,亦即禁止臺灣相同的2,509項商品輸陸,雖對臺灣整體出口影響不大,但仍將衝擊相關產業,特別是農產品;若陸方針對ECFA早收清單進行制裁,則以2022年來看,早收出口到大陸金額佔臺灣出口的4.3%,勢必衝擊相關中小企業與傳產的生存,但整體來看仍在可承受的範圍。但若陸方擴大制裁,即針對不在調查範圍內、但臺灣對大陸出口金額高的產品,啓動關稅或進口限制,則這樣的「跨項目」制裁措施,勢必掀起臺灣的經貿風暴。

民進黨政府一直力陳,兩岸必須先按WTO程序進行諮商、諮商不成後再由WTO法院做成相同的認定,如若臺灣未落實WTO判決,大陸才能合法採取後續行動。然而,這樣的論述僅僅只是理論。從現實來看,一是自2019年以來,WTO上訴機構因法官缺席而持續停擺,亦即WTO爭端解決機制早已失靈;二是從最基本的事實來看,臺灣設置法律障礙禁止大陸產品進口衆所皆知。因此,訴諸國際只是以拖待變的話術,並無助解決大陸對臺可能的貿易制裁。

有論者認爲,大陸之所以對臺經貿工具化能達到效果,主要是因爲兩岸貿易依存度太高。然而,即便自2016年以來,我政府提出新南向等政策,希望藉此降低對陸經貿依賴,但迄今大陸仍是臺灣最主要的經貿夥伴。

正因如此,大陸對臺的任何經貿舉措,對臺灣的影響都甚鉅。即使有論者誇言指出,臺灣對大陸的出口,反而證明大陸需要臺灣。但這種無視比較利益法則的阿Q式言論,只是反映了我政府對於兩岸經貿議題處理的蒼白與無力。要知道,隨着大陸產業的快速發展,除了少數高端科技產品,大陸對臺灣產品的需求日益降低;再加上大陸潛在的市場誘因,對臺商乃至全球企業仍具相當吸引力。因此,臺灣短期內很難擺脫對大陸的依賴。

有學者在馬政府執政時期曾批評:臺灣之所以對大陸經濟依賴,主因包括:大陸經濟規模大且具成長動能、臺灣內部產業結構失衡、大陸透過FTA對臺灣進行圍堵式交流,以及馬政府未透過政策扭轉等等。然而,歷經政黨輪替、民進黨執政迄今,上述問題不但沒有改善,極力推動與陸經貿脫鉤的後果,反而讓臺灣落入政經對立的左支右絀。

陸方認定臺灣對陸存在貿易壁壘,但並未公佈制裁措施;顯見陸方仍爲兩岸後續的互動保留對話空間。持平而論,兩岸發生軍事熱戰的可能性並不高,但如同本報社論一再強調,若陸方真要對臺採取經貿制裁,衝擊的將不只是臺灣經濟,也意味兩岸政治對撞風險的提高!

因爲很重要,所以再問一遍:面對這一切,臺灣真的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