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全球化質變,論半導體研究學院的挑戰

近年各大學現有「創新育成中心」,進階升級至產業限定版的產學合作,這種法制化的人才培育政策,必須面對錦上添花、備多力分及缺乏誘因等三個來自校內的挑戰。圖爲陽明交大產學創新研究學院學生專注研究的畫面。圖/陽明交大提供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在工商協進會專題演講指出,「拜登總統說,Union is coming back(工會回來了),這句話我聽了有點刺耳。」他在重新定義「全球化」、表達楚才晉用的感慨之餘,還要面對不符合自己企業文化,來自美國工會的強大壓力。此時檢視臺灣政府兩年前制定專法,傾全國之力推動的半導體人才培育政策,可謂正是時候。已經設立的四個半導體研究學院,正面臨「錦上添花、備多力分、缺乏誘因」的三大挑戰。

「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在2021年5月28日公佈之後,教育部陸續覈准成立四個「研究學院」,包括:成大的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陽明交大的產學創新研究學院;臺大的重點科技研究學院;清大的半導體研究學院。其中,因爲竹科和南科的地緣關係,成大與清大的研究學院是以「半導體」爲名;2021年2月正式並校的陽明交大的產學創新學院,則着重於「前瞻半導體」和「智能系統」的相關領域。而位於首善之區、執學術牛耳的臺大,其「重點科技」的視野更爲宏觀,除了積體電路設計與自動化、元件材料與異質整合、以及奈米工程與科學,還擴及到「精準健康」產業和跨領域的人才培育。

教育部的策略選擇是「劍及履及,指日可待」。在現有頂尖大學的良好基礎上,於三至五年間,確實可以培育出相當的碩士和博士半導體人才。在沒有科學園區的桃園和大臺北地區,中央大學和臺大就有明顯的不同;而臺北和竹科所在的研究學院,也有不同的利基。中央大學有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以及「光電博士學位學程」,而臺大雖然沒有光電學系,但電機資訊學院設有光電工程學研究所。相較之下,陽明交大既有光電學院、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電機學院、資訊學院,另外還有新設立、自外於其他相關係所的產學創新學院。

教育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志業。產學合作源遠流長,多元發展的面貌,有助於縮小學術研究和社會需求之間的落差。兩年前實施的「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等於是將各大學現有「創新育成中心」,進階升級至產業限定版的產學合作。然而,這種法制化的人才培育政策,必須面對三個來自校內的挑戰。

一是「錦上添花」。半導體產業涉及到的學術專業,從數學、物理、化學的基礎科學,到科技應用(以清華大學爲例)的先進光源科技、量子科技暨尖端材料、以及前瞻功能材料產業,乃至於傳統的動力機械工程、電機工程、電子工程、以及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相關係所的博碩士生,都是半導體產業需要的專業人才。

對於已經有半導體學院或/與系所的四所頂尖大學來說,可謂錦上添花,因爲這些大學其實並不缺由企業捐贈成立的學院,例如成大的「敏求智慧運算學院」,就是由早有定見且符合「國家重點領域」的企業家,回饋母校和國家社會的前瞻作爲。

二是「備多力分」。基於國家科技政策,依法設立的研究學院,專任師資還是以原有大學相關學院系所的教師爲主。也因此,制定專法、提撥預算、設置研究學院,對於師資的積極作用,當是在於以契約方式進用的各類人員:由企業高階人士進駐頂尖大學。除了錨定發展方向和選定重點領域,透過指導博碩士生的學位論文,培育職場需要的科技人才。但這種「類自成一格」的研究學院,其專屬性質的國家資源,無法挹注給校方與相關的學院,但相關學院系所的專任師資卻必須支援新設研究學院的教學和研究,誠可謂備多力分。

三是「缺乏誘因」。白色巨塔裡面,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已缺乏吸引優秀碩士生繼續就讀博士班的學術動機和經濟誘因,國家發展基金的撥款補助,並無法改變這個根本的問題。因爲就讀高科技產業相關的博士班曠日廢時,學習的機會成本,會隨着時間拉長而愈來愈高。

首先,目前高科技公司聘用碩士的起薪不低,隨着年資累積與留才加薪,幾年內就可達到令人豔羨的薪資水準。再者,跨國企業需才孔急,也會祭出高薪搶國內人才。在外部經濟誘因優渥的情況下,就讀博士班的時間代價會愈來愈大。

總而言之,政府挑選頂尖大學設置半導體研究學院,未必有助於增強四所頂尖大學的研究能量,未必有助於提高碩士生就讀博士班的主觀意願,也未必有助於提供半導體產業需要的更高階研究人才。「讓強者更強」的人才培育政策,既不利於解決其他產業沒有人才可用的問題,更不利於有限國家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主導產業發展方向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