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半導體利基看我國下一個戰略產業

工商社論

1950年代至2000年代,政府進行經濟改革、產業轉型,由以往的農業社會邁向輕工業製造,再走向高科技產業。時至今日,全球筆電超過七成由臺商組裝,美國有超過八成的運算半導體需求來自臺灣。但在產業過度集中的風險下,下一波臺灣的機會又在哪裡呢?

從基本面言,我們認爲戰略產業應和基礎建設產業區隔,因爲兩者的需求強度不同。前者必須加碼投資,政府強力a輔助,以長期價值考量,拉大拉長戰局;後者則更重視「機會」、「短期」、「借力使力」。半導體產業非常明顯地,就是我們所謂的戰略產業。那麼,選擇戰略產業的標準爲何?不妨由以下五點來思考:

第一,該產業是臺灣的強項,外人很難取代,如晶圓代工;第二,產業具延續性,如半導體應用的延伸;第三,市場規模大,超過1兆美元;第四,成長性高,未來十年,年成長率5~10%;第五,善用產業優勢,而且此優勢產業的新應用市場,有機會一直被開發出來。

通常產業可以分爲三種模式:其一,核心產業,可以延伸、捍衛、增加生產力和利潤貢獻;其二,成長產業,將已驗證的業務模式擴大規模、增加市場份額;其三,新興產業,驗證業務模式、論證可行性、能力和價值,拓展成長的商機。

而在半導體之後,若以每五年長出一新產業,那麼電動車就是成長產業,而太空產業則是新興產業,可依序盤點出來。

在半導體產業上,我們已有臺積電、聯發科等護國神山,未來我們可樂觀的預期,在新興的應用,如AIoT、車用、元宇宙的世代,半導體市場在2030年前,一定會到達1兆美元的產值。而臺灣半導體業者接下來應思考的是,如何佈局全球,賺全世界新開出來晶圓廠的錢。

2020年的全球汽車產業約1.9兆美元,未來將成長至3.3兆美元的大產業,且絕大部份的成長來自於電動車,可以利用三種概念來探索臺灣未來電動車的龐大商機:

一、從「汽車的智能製造」到「智能汽車的製造」:一個概念的轉化將可能是10倍的產值提升。二、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 Define Vehicle;SDV):電動汽車(EV)之於內燃機汽車(ICE),不只是版本升級的概念。電動車號稱第三臺電腦,迭代的關鍵將不在於電機、電控與電池等三電硬體,而在於軟體及半導體爲基礎的軔體。三、電動車的系統標準:目前的競爭者,皆以軟體概念驅動,如Tesla;以傳統制造驅動,如BMW等。但會不會有另類的競爭者,目前還沒有明顯領先的聯盟,值得拭目以待。

在1.9兆美元的汽車市場裡,臺灣目前僅有220億美元,約佔1%。以臺灣在半導體上的優勢,如果爭取10%的市場,臺灣汽車產業將從現在的220億美元成長超過10倍,達到3,300億美元的規模,更遑論在三電(電機、電控、電池)、軟體上的佔有率。

至於太空產業的臺灣機會在哪裡呢?根據美國銀行預估,最近兩年的複合年增率10.6%來計算,太空產業的營收將增長230%,從2019年約4,240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約1.4兆美元。

臺灣未來的太空產業,一定是低軌衛星,是資通訊產業、機械產業、半導體產業的集結。臺灣欲逐步切入系統領域,必須有自己的衛星系統廠,用較低的成本來完成原本小型衛星(Small Satellite)的任務,並同時培養衛星發射能力,纔有可能累積飛行實績、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由此,我們提出兩項建議:

第一,自建太空發射基地:整體觀之,國內、國外的太空產業發展,「地面商機」可能是近30年最主要獲利來源。目前國家太空中心也選擇將我國第一個火箭發射場落腳於屏東旭海,在南臺灣打造出V型的太空產業廊帶,利於太空產業發展,並且還可以藉由太空旅行的趨勢,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第二,形成太空產業的小聯盟:目前已有10家零組件臺廠打入Starlink供應鏈,另外還有18家臺廠也是低軌衛星供應商,建議可以聯合起來,凝聚一股力量打出臺灣品牌,並在太空產業供應鏈中佔領一席之地。

搭上世界未來趨勢(零碳排、太空旅行)、美國政策(美國製造、基建計劃、太空軍事規劃)、臺灣政策方向等,合體凝結成一股推力,將臺灣產業推到世界,未來臺灣的護國神山就不只是臺積電了,強大的電動車及太空產業供應鏈應有機會躍升全球要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