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式風場示範計劃 恐喊卡
浮式風場計劃概況
據瞭解,經濟部年前針對能源政策進行盤點,其中浮式風場示範計劃,開發商一致表示,每度躉購費率必須逾7元以上纔可能參與投標,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認爲「每度7元以上是天價」,對臺電購電成本太高,傾向「喊卡」,經濟部近期將會針對浮式風場示範計劃是否公告研議,作出最後決策。
浮式離岸風場示範計劃只聞樓梯響,並未納入2025年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公告,令不少插旗臺灣的國外開發商失望,傳聞有開發商在年後不排除退出臺灣市場。
臺灣固定式離岸風場海域幾快飽和,必須往水深50米以上的海域再擴大開發。直至去年,本土、外商業者至少有7座浮動風場環評已經過關,有資格角逐浮動風場示範計劃選商,有多家外商早在3~4年前就來臺插旗設立據點,研究臺灣風場環境及相關技術。
能源署去年1月公佈新的離岸風電浮動式風場示範計劃草案,預計開放2+1示範案場,單一案場可設置6~12座浮臺,裝置容量約90~180MW(千瓩),預計2030年完工併網,但細部獎勵計劃遲未出爐,讓業者望穿秋水。
能源署8月初步定調20年期躉購費率每度低於6.0437元,即令外商跳腳,態度轉趨保守,在等不到政府公告示範的具體招商內容,外商紛紛打退堂鼓,擬退出臺灣市場。業者去年即向經濟部喊話,每度躉購費率沒有7元以上(亦即8元~11元)勢必虧損,不會參與示範風場開發。
據悉,郭智輝年前聽取相關簡報時,認爲浮式風場示範計劃躉購費率每度需達7元以上,認爲是天價,這是其他再生能源的數倍,成本太高對臺電購電將形成壓力,加上技術上尚未普及商業化,責成能源署審慎評估。知情人士直言「喊卡可能性不小」。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年前在總統府氣變會的會後記者會說明,「倘若風電3-3開放選商,浮式技術應可納入」,這句話即透露端倪,暗示可能不會有浮式示範計劃。
知情人士說,經濟部擬改變策略,在3-3風場選商時,開放各種商業模式,讓業者自由競標,惟如業者要以0元競標,須自行評估,承擔成本、CPPA能否簽約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