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還要對準臺?BBC下標:馬習會要問的尷尬問題
馬習會7日登場,國際媒體紛紛關注,CNN訪問前美國駐新加坡大使阿德曼,他說不期待有重大突破,但光是會面本身就有重大意義;NHK則關心,對於未來可能執政的民進黨所帶來的影響;BBC和經濟學人則以調侃式的文章和漫畫來闡述兩岸的尷尬關係。
「中國和臺灣歷史性峰會即將登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臺灣總統馬英九將在新加坡舉行面對面會談……」,馬習會大戲今天下午登場,對兩岸關係有何影響?國際媒體睜大眼睛看。
美國前駐新加坡大使大衛阿德曼認爲,「光是會面本身就具有非常重大意義,對於區域、對於中國、對於臺灣,我不期待兩岸會有戲劇性的突破,但對於北京和臺北目的就是保持現狀。」
NHK也有特派記者前往新加坡,日本媒體關心的是,對未來可能執政的民進黨可能受到的影響。NHK記者表示,「下前例後,以後還是能以一箇中國爲前題展開會談,就算民進黨執政,也能逼民進黨接受這樣的模式。」
英國媒體對於馬習會卻是大走調侃路線,經濟學人雜誌繼去年紅極一時的「馬卡茸」評論後,這回形容馬習會是「越洋之握」,對聲望低落的馬英九來說纔是場政治豪賭,漫畫裡明顯高一截的習近平笑着和矮一截的馬英九握手,但背後卻有一大堆的飛彈。
而經濟學人插畫家卡拉赫也畫了另外一幅漫畫:馬英九張開雙手說,「這不是很偉大嗎?66年後中國和臺灣領導人終於會面了,在相同的立足點」,不過大巨人習近平卻是不發一語,諷刺意味十足。
另外,BBC也刊登了一篇文章,標題是「馬習會要問的尷尬問題」,文章表示,馬習會就像美國和古巴領袖會面破冰,但雙方關係還是無法正常化,建議要問一些尷尬問題,像是「飛彈還要對準我嗎」、「選舉?那是什麼」、「公民意見爲何重要」。
比較特別的是,身爲馬習會舉辦所在地的新加坡媒體,關注的焦點多放在中新建交25週年,聯合早報將總統馬英九抵達新加坡的新聞放在建交專題當中,而亞洲新聞臺在7日早晨的新聞並未針對馬習會作特別報導,只由記者連線時幾句話帶過。不同國家不同立場,媒體也呈現不一樣的面向,一個馬習會,大家各自解讀。(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馬習會」特別報導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