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德賴恩對大陸「去風險」內部受阻:我們是歐盟 不是美國
範德賴恩對大陸「去風險」內部受阻:我們是歐盟,不是美國。(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香港《南華早報》10日引述5名外交官和參與討論人士的話報導,在歐盟準備公佈對中國大陸「經濟去風險」路線圖之際,部分歐盟成員國提出異議。
7日一場會議上,來自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荷蘭的外交官對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辦公室主任塞伯特(Bjorn Seibert)在一次演講提到的「國家安全」表示擔憂,一些成員國警告稱,歐盟不應「模仿」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態度。
一位高級官員透露,一些歐盟成員國直言「我們是歐洲,不是美國」,他們擔心,歐盟將貿易政策和「國家安全」混爲一談。
報導稱,歐盟執委會本月20日將公佈一項新的經濟安全戰略的早期提案,該提案不會直接針對中國,但在起草過程中考慮到了中國的影響。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在今年3月30日首次宣佈,將提出這項經濟安全戰略,她當時表示,有必要減少歐盟對中國的依賴。4月18日,範德賴恩再次強調歐洲必須要制定一個「連貫的、獨特的」對中戰略,核心必須是「經濟去風險化」。範德賴恩重申其一貫看法,即歐洲需平衡與中國的關係,降低對華依賴、降低對華關係中一些「重要且敏感領域」的風險,但稱之爲「避險」,而非「脫鉤」。
據報導,提案將包括對外投資審查,這將限制歐洲公司投資中國的某些領域。
一名外交官表示,這一提議令成員國感到不安,他們認爲歐盟與美國的步調過於相似。
「雖然塞伯特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計劃,但我們要小心,不要模仿美國人的姿態和措辭。」另一名外交官說道。
比利時布魯蓋爾(Bruegel)研究所貿易專家克萊曼(David Kleimann)分析,從成員國的反應可以明顯看出,範德賴恩在發表與美國相似的對中表態前,沒有徵求各成員國的意見。
克萊曼說:「這令人驚訝,因爲限制資本外流需要得到歐洲理事會的一致同意。此外,成員國在國家安全事務上擁有專屬許可權。」
不過,範德賴恩仍有一批支持者,他們表示,範德賴恩曾透露新的經濟安全戰略中涉及國家安全的部分非常少,僅包括量子計算、人工智慧和半導體等特定領域,且絕大多數貿易和投資被視爲無風險,不會對成員國造成影響。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此前分析,歐盟成員在對中政策上有不同看法,一些成員不願與中國爲敵,但也有一些歐盟成員在安全問題上緊跟美國,這造成歐盟對中戰略的分裂。
CNBC稱,許多歐盟領導人發現,要想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與中國對話至關重要。這與美國的觀點截然不同,因爲美國官員認爲與北京完全分離——即所謂的「脫鉤」——纔是最好的辦法。對歐洲而言,他們需要的是降低和規避風險,而不是完全脫離中國。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近日發佈的一項多國調查報告也顯示,絕大多數歐洲人(74%)支持歐盟加強防衛能力,而不是依賴美國,近半數受訪者(43%)將中國視爲歐洲的合作伙伴,而非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