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戰略反導系統日趨完善

俄羅斯S-400“凱旋防空導彈系統

近期,爲有效威懾美國爲首北約國家軍事示強舉動,俄羅斯大力推進防空反導系統測試部署工作,相關進展或將對美俄戰略博弈及地區安全態勢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防禦能力持續提升

防空系統方面,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月12日報道稱,首套S-350“勇士中程防空導彈系統(以下簡稱S-350系統)已列裝南部軍區。目前,南部軍區防空部隊新型裝備的比例已達90%,主要爲S-400“凱旋”防空導彈系統和“鎧甲-S”防空導彈系統。

俄媒體特別強調,該系統機動性強,可快速部署到任何重要方向,既可獨立工作,也能與其他防空系統組網協作,將有效應對未來戰爭挑戰。另據俄軍事專家透露,S-350系統可發射配備主動引導頭的9M96E2等多種彈藥,能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並摧毀雷達探測範圍之外的巡航導彈。有分析認爲,北約飛機近期在克里米亞空域偵察活動異常活躍,正是急於掌握S-350系統的部署情況

反導系統方面,俄羅斯國防部網站4月26日報道,俄空天軍在“薩雷-沙甘靶場成功完成新型反導導彈試射,但未公佈具體型號及性能技術細節。俄媒猜測,此次試射的是A-235反導系統所屬53T6M/PRS-1M改進型反導導彈。該導彈採用常規爆破殺傷戰鬥部,能夠毀傷距離100千米、高度300千米範圍內的彈道目標,其飛行速度不低於3~4千米/秒。

俄新社報道稱,俄羅斯自2017年至今已完成10次各類反導導彈試驗,防禦能力持續提升。

威懾體系日趨完善

俄羅斯大力推進防空反導作戰力量建設,主要有3方面考量

一是完成新老系統交替。俄軍現役防空反導系統大多研發列裝於蘇聯時期,已接近或達到服役最高年限,研發新系統勢在必行。用載彈量更大、射程更遠、抗干擾能力更強的S-350系統取代S-300PS系統,既可應對空中大規模攻擊,也能對軍事基地、大城市或核電站等重要目標實施保護。與之類似,A-235系統主要用於替代A-135系統,除提升攔截空域和測距精度外,A-235系統還有三大顯著優勢。首先,A-135系統的兩種攔截彈(51T6和53T6)均採用核戰斗部,而A-235系統的53T6M/PRS-1M改進型反導導彈採用了常規彈頭。其次,除地下井發射外,A-235系統配備的反導導彈還可用於車載機動發射。再次,A-235系統可在大氣層外攔截低軌衛星。

二是強化戰略威懾。在美國加緊在歐洲部署進攻性戰力量,以及北約國家發展非對稱戰力的背景下,俄羅斯不得不通過構築強大的防禦“盾牌”,來警告相關國家的示強行爲。俄此次試射新型反導導彈,旨在向美髮出警告。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1月美軍首次進行標準-3Block IIA反導導彈試驗時,俄軍也曾以試射反導導彈表達強烈不滿。

三是構建完備體系。國家防空反導體系通常由預警探測和導彈(飛機)攔截兩大系統組成,二者分別擔負“看得見”和“打得準”的職能。據媒體報道,俄導彈預警系統已於2020年12月通過國家測試,標誌着俄羅斯成爲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完備導彈預警系統的國家。而此次試驗和列裝新型防空反導系統後,俄軍在導彈(飛機)攔截方面又取得了長足進步。加之技術相對成熟的S-400和S-500防空反導系統,俄軍防禦體系基本實現高中低空、遠中近程的全空域覆蓋,一體化防空反導實戰能力初現端倪

戰略博弈恐將加劇

出於國家安全因素考量,俄軍方近年來並不急於公佈防空反導系統的升級情況,以及相關裝備的性能參數。但從媒體報道和俄軍公佈的相關圖片不難看出,俄軍相關工作的推進情況可謂是“有條不紊、層次分明”,其戰略目標可概括爲“懾戰並舉、體系制勝”。可以預見,俄軍防空反導力量建設進展或將對其整體軍力發展乃至美俄戰略博弈產生重大影響。

一方面,建設步伐或加快。結合目前情況看,俄軍防空系統的建設重點是“部署”,即在歐洲方向邊境地區部署大量S-350、S-400和S-500防空導彈系統,以便有效懾止北約國家的抵近偵察行動,以及美國在歐洲部署中程導彈的意向。反導系統的建設重點則是“試驗”,即進一步完善A-235系統,推進反導導彈的試射工作,儘早實現技術成熟和裝備定型,縮小與美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和實戰差距。此外,俄軍或將瞄準未來新興作戰樣式,加速推進激光反導、天基攔截和反高超音速武器等技術建設,力爭通過重點投入實現在反導領域的“逆襲”。

另一方面,雙邊博弈或升級。回首歷史不難發現,防空反導能力建設既是前沿技術競賽的主戰場,也是大國博弈的角力場。冷戰時期,美國“戰略防禦倡議”(又稱“星球大戰”計劃)在美蘇戰略博弈中寫下重要一筆,間接促成了蘇聯解體。近年來,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大力發展並伺機在歐洲部署中遠程導彈,對俄羅斯國家安全構成了重大威脅。下一步,圍繞防空反導力量的升級換代、前沿部署,以及新型反導技術的研發運用,美俄勢必進一步加大戰略博弈力度,相關動向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