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尾後存活率下降30%! 臺師大教授揭蜥蜴之謎

教授解開蜥蜴斷尾求生之謎。(圖/翠班草蜥/臺師大提供,下同)

記者莊雅婷臺北報導

大部分人對隱密的蜥蜴共同的印象就是容易斷尾,但斷掉的尾巴吸引掠食者的注意,而蜥蜴本尊則逃之夭夭,幾個月內重新長出新尾巴,而臺師大教授林思民研究團隊發現,斷尾後的存活機率會下降30%,尾巴長回來後存活率則會恢復原狀,研究結果登上國際著名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報告》。

翠斑草蜥是林思民在2008年發表的新種,經常在受到擾動開墾地形成高密度族羣。自從2006年開始,研究人員北海岸金山地區長期追蹤蜥蜴族羣的動態,至今已有10年的歷史,透過病歷紀錄,研究人員發現在特定的季節中,草蜥會發生斷尾的情形

研究團隊配合中華鳥會鳥類資料庫,並鎖定北臺灣賞鳥人觀察到的紅尾伯勞紅隼黃頭鷺和大卷尾這四種鳥作爲統計的對象利用高速電腦進行運算,發現草蜥斷尾的比例與「上個月」紅尾伯勞和紅隼的數量呈正相關,而草蜥的死亡率則與「下個月」牛背鷺的數量呈正相關。這是史上第一次有人利用這樣的大型資料庫來追蹤蜥蜴和鳥類之間的掠食效應

研究團隊發現,尾巴受到攻擊消失的蜥蜴,牠們下個月的存活率會比尾巴完整的個體低了一大截,例如繁殖期間的雄蜥蜴,失去尾巴之後的存活率可能下降30%之多,但是當新尾巴出現後,則完全不受到影響,這也解釋了爲什麼大部分斷尾的蜥蜴,即使耗費巨大的能量,也會拚着老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重新再生出尾巴。

另外,研究也發現斷尾對公蜥蜴影響較大,斷尾後的雌蜥蜴可能因不用主動求偶、活動靜態生存率反而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