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農場/城市再生…從赤峰街走向世界
在前教育部長吳思華老師的主持和開場下,三意學校和亞洲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合作的「翻轉赤峰系列論壇」跨出了第一步。從赤峰街走向全世界,以「再生」這個關鍵字出發,爲臺灣也爲全世界探索未來的生活和社會情境,由「人文再生」、「價值再生」與「空間再生」三個面向做爲城市再生指南。
赤峰街,這條臺北百年曆史街道,以獨特的文化氛圍、 羣聚的文化創意產業和多元的社區參與,成爲充滿生命力的城市再生範例。在街區的復興過程中,透過「創意、公益、生意」三個維度,實現街區的創新與活化。今天,赤峰街每日吸引數萬遊客,自1920年代興起,歷經時代變遷,已經成爲臺灣的名片,並且被英國的知名文化雜誌Time Outq評爲年全球最酷的40個街區的第34名,也是臺灣唯一上榜的街區。
赤峰街經驗的價值在於,不僅是臺灣街區的發展經驗,更是充滿啓發性的資源,爲全球各地城市再生提供了實踐的方向和操作的藍圖。
在「人文再生」層面,赤峰街發展出豐富的文化資源,形成一個共享且富有歸屬感的社區空間。赤峰街的店家、藝術家和居民共同參與,通過一系列創意活動和文化展演,賦予空間新的意義與價值。
這些經驗讓我們看到,文化資源並非僅僅是保存,而是可以成爲創新的基礎;透過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與社區的共生,城市的「人文再生」得以實現,並帶來全新的生活質感。
在「價值再生」層面,赤峰街成功地將公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將商業活動昇華爲具有文化內涵的創意經濟體系。讓「三意原則」在赤峰街落地生根,以「創意」來思考與行動,使得「生意」不僅僅追求利潤,而是融入「公益」的精神。赤峰街上的創業者們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也重視社區的福祉與公共價值,讓經濟活動能夠造福居民、促進文化創意產業持續發展。這種價值再生模式展示了一個能夠同時平衡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可能性,爲世界各地的街區再生提供了操作典範。
在「空間再生」的層面,赤峰街以人文爲聚焦點,建構多元的產業聚落生態,同時扮演樞紐的角色連接不同的社羣和產業,並透過星羣效應的運作讓每一個成員彼此輝映,讓店家、節慶活動和社羣平臺共同形成持續成長的生態圈。
赤峰街的空間設計不僅考慮美學和功能,更注重社會互動和社區共創,讓街區成爲城市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爲未來智慧再生城市的實踐提供新的靈感。
「翻轉赤峰系列論壇」分享赤峰街的再生經驗及其核心理念。無論是尋求文化復興的城市管理者,還是致力於社區營造的創業者,甚至是關注智慧城市發展的學術研究者,都能在這個平臺上找到實際可行的啓發。
同時,也提供實踐建議,幫助其他城市和社區運用H-EHA模型及三意思維,在不同環境下促進跨界合作、資源整合及創意與公益的結合。
這是探索未來生活的邀請,也是洞悉現代城市再生挑戰的指南。赤峰街的經驗將如同星羣般閃耀,爲世界各地的街區再生和城市未來照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