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安徽新車延後:放棄 MEB,全部切換小鵬架構
我們獨家獲悉,大衆安徽 ID. 的後續車型,將由原本的 MEB 平臺純電架構,切換至與小鵬汽車合作的 CEA 架構。
導致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今年 7 月中旬上市的 ID. 與衆(ID.UNYX)銷量不佳。有接近大衆安徽的負責人告訴我們,除了少量大客戶訂單,ID. 與衆上市後的零售量只有數百輛。
大衆安徽決定改變策略。我們獨家瞭解到,大衆安徽 CEA 架構的首款車型預計在 2025 年底實現 SOP,2026 年上市這個節點不會變。因此 ID. 與衆原本規劃明年推出的下一款新車,會延後至上述車型上市之後再推出。
ID. 與衆下一款新車的外觀、內飾等硬件設計不做過多調整,電子電氣架構會切換至 CEA,此外已開發完成或接近完成的軟件,需要重新在 CEA 架構上做適配。
大衆安徽原本計劃到 2026 年推出四款車,規劃了多條產品線,一條基於大衆 MEB 平臺的 ID. 與衆及系列,產品主要在 2026 年之前。另一條產品線基於更本土的 “CEA 架構 +CMP 平臺”,預計 2026 年之後開始推出新車,此後會成爲大衆安徽主要的產品線。
其中,CMP 是用於製造的平臺,用來替代現在的 MEB 平臺,目前大衆在兩合資公司中投放的所有 ID. 產品,以及奧迪品牌的奧迪 Q4 e-tron,都是基於 MEB 平臺。
新的 CMP 平臺由大衆汽車集團(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與大衆在華的兩家合資公司,即上汽大衆、一汽-大衆共同開發,目標是使製造成本進一步下降——這是大衆及其合資公司的傳統強項。
“卡脖子” 的是電子電氣架構,這也是過去數年導致大衆新能源車不夠智能的硬件原因。新勢力和國產車廠能做到的智能座艙、智能駕駛 OTA,大衆還很難做到。今年 4 月,大衆宣佈將同國內新勢力小鵬汽車一起開發 CEA(China Electrical Architecture)架構,CEA 架構基本沿用了小鵬自用的 EEA 電子電氣架構。
如今產品調整,MEB 淡出,大衆安徽只能更依賴 CEA 架構了。
目前 CEA 架構的硬件正由大衆科技(VCTC)主導開發,這項開發的挑戰並不算大。真正的挑戰在於軟件。我們瞭解到,小鵬提供給大衆的主要爲域控制器等硬件,CEA 架構下的軟件匹配,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都需要另外開發,這項工作主要由大衆科技(VCTC)、Cariad 中國和酷睿程(Carizon)三方共同完成。
三個開發主體中,大衆科技(VCTC)是最接近大衆德國的主體,2023 年 5 月由大衆出資約 10 億歐元建立,是大衆在德國沃爾夫斯堡以外設立最大的研發中心,而酷睿程是大衆與地平線按照 60:40 持股成立的合資公司。
一位接近酷睿程的負責人告訴我們,實際的軟件開發,主要是酷睿程團隊在操刀,但項目的驗收、需求的提出,需要由大衆科技(VCTC)來完成,傳遞需求的過程中,又需要經過 Cariad 中國。
有接近大衆安徽的負責人透露,這種複雜的溝通方式,使得研發的溝通更復雜了,三個開發主體還需要進一步磨合。
與大衆安徽複雜的研發架構一樣,大衆安徽的產品和經營決策,同樣面臨一系列複雜的限制。
02. 本土作戰,本土決策
大衆的 ID. 系列從 2020 年開始引入中國市場,原本規劃的最後一個產品是一汽-大衆的 ID.7,已經於去年上市。此後發佈的 ID. 與衆及後續產品,都是大衆對中國市場的 “特供” 車型,不再沿用兩合資公司的體系,推廣 ID. 新車的任務,轉到了大衆安徽。
但對於大衆安徽來說,一切都是新的。除了還在磨合的複雜研發體系外,大衆安徽決策者對中國市場也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
大衆在中國市場巔峰時銷量近 500 萬輛,主要依靠兩家合資公司一汽-大衆、上汽大衆,因此渠道也基本都集中在合資公司中,真正掌握在大衆自己手中的,只有數量在百家上下的進口車業務經銷商,這使得大衆安徽真正能用到的渠道資源十分有限。
我們瞭解到,今年上半年,ID. 與衆上市之前,大衆曾經在北京召開過一次招商會,大衆安徽經銷商的首批招募對象,大部分都是來自大衆進口車業務的經銷商投資人。
根據大衆安徽官方的消息,ID. 與衆會採用直營 + 加盟代理的方式拓展銷售渠道,與國內主流的新勢力車企類似。其中直營店主要有四家,截至今年 7 月 ID. 與衆上市時,全國門店有 38 家。目標是今年底覆蓋全國 20 座城市,2025 年底覆蓋 70 家。
某種意義上,大衆安徽是大衆適應中國市場競爭環境的產物,代表了大衆主動求變的決心。誕生自中國的 CEA 架構 +CMP 平臺的組合,是大衆對本土市場競爭的迴應。
ID. 與衆是個例外。今年 7 月上市時,MEB 平臺的 ID. 與衆以 20.99 萬-24.99 萬元的價格上市,引發了不少討論。新車售價已經與 Model Y 重合,而同品牌、同級別,渠道更廣的一汽-大衆 ID.4 CROZZ 和上汽大衆 ID.4 X 官方限時成交價已分別低至 13.98 萬元、14.98 萬元。
這款中國本土“特供”的產品,價格和產品定位,似乎都不適應本土市場。
大衆安徽的高層在各個場合下,都曾表達 ID. 與衆的首要目的並不是銷量,轉而強調這款車對大衆安徽的品牌和拓展渠道資源的意義。這款車上市時,大衆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 CEO 以及大衆汽車集團 (中國) 集團銷售負責人孟俠(Stefan Mecha)說:“我們不急於擴大自己的市場佔有率,我們的設想是提供不斷進步的品牌和生活方式,穩步擴大影響力。”
但也有接近大衆中國的負責人告訴我們,大衆安徽的決策流程漫長且複雜,表面上是由該公司自己決策,但實際上德國大衆,乃至總部位於北京的大衆中國,都會在各個方面影響到大衆安徽。
按照規劃,2026 年開始大衆安徽會推出基於 CEA 架構的產品,售價預計下沉至 14 萬到 18 萬元,與 ID. 與衆拉開了差距,這也是大衆安徽高管口中,那個更重要的時間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