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糧倉》之《油脂飄香》,中國油脂產業歷程!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
食用油,可以說是每個家庭廚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在中國的南方地區,菜籽油無疑是當家花旦,而在北方地區人們則更喜歡花生油和大豆油。
雖然各地人們的味蕾千差萬別,但無論南北,鍋竈上的煎、炒、烹、炸,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對食用油的需求。
那麼,中國人一年到底需要多少食用油呢?
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 王瑞元:
我們消耗了4071萬噸,人均消耗食用油就是29.1公斤,這個量已經超過了世界人均食用油的平均數值。
是什麼力量支撐起14億中國人如此巨大的食用油供應?人們是如何走出那缺鹽少油物質匱乏的年代?
新中國油料種植史上的里程碑
1949年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食用油原料產量僅爲256萬噸,其中產量位列前三的分別是127萬噸花生、73萬噸油菜籽和33萬噸芝麻,遠遠無法滿足當時5.4億人口的食用油需求。
新中國成立之後,爲了增加食用油供應,政府一方面努力發展油料作物、建設榨油廠,另一方面想盡辦法廣泛開闢油料來源。
1954年中國油脂公司浙江省公司成功利用蠶蛹榨油,在上海和江蘇等地的油廠也開始大量生產米糠油,一時間南瓜籽、檾麻籽、蘿蔔籽、番茄籽、鹽嵩籽、油茶、油桐和烏桕都成爲了榨油的原料。
雖然這一時期油料的品種衆多,但真正堪稱主力的依舊是菜籽油。
上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開始推廣甘藍型油菜,也就是常說的勝利油菜,後來甘藍型油菜的成功推廣被認爲是中國油料種植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那麼這兩種油菜有什麼不同呢?種植甘藍型油菜爲什麼如此重要呢?
甘藍型油菜植株比較高大,抗病能力強,更爲重要的則是這種油菜的產量。
正是這次油菜品種的改良,爲中國大幅度提高油菜籽的產量奠定了基礎。畢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解決吃油難的問題仍然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吃油難的年代
我們從1959年3月16日發行的《人民日報》上,可以看出國家對食用油的重視程度。
在這一天《人民日報》發表了《力爭油料大豐收》的社論,這篇社論中寫道“當前爲油而戰的主要任務是爭取油菜籽大豐收。”
這一時期中國油料的種植面積雖然從1949年的16632萬畝擴大到了26397萬畝。但截至上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的人口也增加了2億,食用油產量的增長遠遠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所以食用油仍然是日常生活中的稀缺物資。
那麼當時食用油到底稀缺到什麼程度呢?
1964年10月16日15:00,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當消息傳來,舉國上下一片歡騰,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科研人員是在怎樣的艱苦環境下完成這一壯舉的。
當時核武器研究所裡有一半人得了浮腫病,副所長彭桓武也患了浮腫病,這與長期缺乏油脂攝入有很大關係。
毛澤東在聽到相關彙報後就表示不再吃肉了,中央領導人全部戒葷,周恩來總理也再三叮囑,有再大困難也要想方設法讓科學家吃飽,不能餓着肚子搞原子彈。
正在住院的聶榮臻以元帥身份向軍隊求援募捐,特地提到請在大豆主產區的瀋陽軍區,務必支援一些大豆和食用油。被國家視若珍寶的科研人員依然遇到了吃油難,反映出了當時中國食用油緊張的程度。
這張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糧食局在1965年發行的5分5釐的油票,是目前發現的面值最小的油票。
現在的人很難想象5分5釐的郵票到底是多少?又能做些什麼呢?
當時(每人)30天定量半斤油,吃一頓飯在交錢交糧票的同時要交油票,一頓飯的油要交的票就是5分5釐。
中國食用油產業新紀元
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人的餐桌上不再缺少食用油了呢?
1981年,在許多城鎮的集市市場上,人們不經意間發現,多年不見的麻花、油條、油炸糕等油炸食品開始悄然出現在市場上。
在盛產大豆、花生的遼寧省,城鎮居民平均每人每月可以吃四兩油,個別地區甚至能吃到六兩油。
1985年元旦,一份關乎中國農業市場化道路的重要文件開始下發。
在這份名爲《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的中央文件中,明確了糧食、棉花取消統購改爲合同訂購,這標誌着中國農產品的市場化改革時代開始了。
在食用油供應大幅改善的同時,本着放開、搞活的原則,政府鼓勵多元資本進入油脂產業,深圳蛇口一家由外資投資建設的一座現代化的食用油精煉廠正在悄然動工。
當時人們可能不會意識到,這個工廠將開啓中國食用油產業的新紀元。
剛剛走出校門的吳曉晨還不知道他正在參與的是一件在中國食用油市場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當第一批食用油生產出來的時候,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當這個油剛剛練出來的時候,我們自己感覺到很新奇,因爲油脂在沒煉之前是黑乎乎的,煉完以後像水一樣,顏色也很淺,也沒有什麼味道。”
吳曉晨所描述的實際上是食用油的精煉工藝。進入上世紀80年代後期,雖然食用油在數量上已經基本得到滿足,但仍主要以散裝的毛油爲主。
可以說正是精煉技術的出現,結束了中國人食用毛油的歷史,而就在三年後,中國食用油市場上又一堪稱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也在這裡發生了。
許多人可能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購買食用油還以散裝爲主,這些散裝油在儲藏一段時間後,往往就會出現一種哈喇味。
1991年工廠推出了5升以下的小包裝食用油。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爲其第143個成員,這是中國與世界接軌、融入國際貿易大家庭走出的重要一步。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也使國際食用油巨頭紛紛涌入中國,近百家千噸以上的大型油廠拔地而起。
1995年之前中國一直是大豆淨出口國,而隨着國內需求的增長,中國逐漸成爲了世界上第一大豆進口國。一時間食用油原料進口依賴過高、食用油安全遭遇挑戰的聲音出現了。
在進口大豆加工中,(產出)近80%是豆粕,豆粕主要是用在養殖行業、飼料行業。實際上中國進口這麼多大豆,除了對油的需求,更重要還是豆粕。
中國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每年要生產7000多萬噸的豬、羊、牛、禽類肉製品、3500萬噸雞蛋、3200萬噸牛奶;油和糧相比,退至第二位,通過國際市場進口來滿足中國的需求,這是中國的國情。
多措並舉保證油料安全
悠悠萬事,吃飯爲大。我們用佔世界9%的耕地、6.4%的淡水資源,解決了佔世界近20%人口的吃飯問題,被國際社會看作是了不起的成就。
中國的糧食安全戰略底線採取的是: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而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可耕種土地面積有限、油料作物與主糧徵地的問題。那麼,油料進口依賴度高也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的油料安全又該怎樣保證呢?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多途徑擴大種植面積。當年大豆播種面積達到1.4億畝,比上年增加1382萬畝,增長10.9%,總產量362億斤,比上年增加43億斤,創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新高。
花生是一種耐瘠薄、抗乾旱作物,不與爭農地、不與人爭糧。
近年來花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在食用油市場上的佔有率突飛猛進。花生含油率50%,是大豆的2.5倍;這意味着生產同樣數量的食用油,種大豆需要4畝地,而種花生僅要1畝地。這讓花生有可能在未來的中國食用油安全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近些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油菜優良品種方面有着不小的突破。
由於新品種的油菜推廣到了北方部分地區,還實現了與水稻、小麥等主糧分季輪種,這樣高效地利用了現有耕地。
保障食用油供應、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外,在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科技強國之路的道路上,一批高技術企業的崛起也是保證食用油供應的保障。
這座設立在天津港區的國有大型食用油加工廠,實現了從碼頭到倉儲、再到食用油加工的全自動化生產線,每天大豆加工量可達8000噸,每年大豆吞吐量可達240萬噸,在全國排在前幾名,在北方區也是最大的一個企業。
而這座設立在婺源的菜籽油加工廠,剛剛投產的超聲波榨油設備,實現了菜籽油的全營養精煉加工,在這裡生產出的菜籽油營養品質已經達到了橄欖油水平。
中國食用油生產已經一改過去的供應不足,在新時代中不僅保證了數量,還走向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高質量發展道路;與此同時,消費市場的細分多樣化也已經形成。
稻米油、玉米油、橄欖油、牡丹籽油、茶籽油等健康小品種油脂消費佔比將上升;另外具有獨特風味和營養成分的小品種油發展迅速;大力發展木本油料作物等小品種油,有助於破除對進口油料的依賴。
在新時代裡,人們的飲食更精緻更營養,對食用油也提出了更健康的新要求。
順應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提供更健康營養、更風味獨特的食用油,是今天中國油脂產業在新時代中的新命題,豐富多元的食用油也是每一箇中國家庭餐桌上的幸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