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醫材產業進軍國際的三個思考

提升臺灣醫材廠商的國際競爭力,如能在醫療領域切入亞洲區域華人的規格,可望創造更大的商機。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臺灣生技醫療產業中,醫材一直是相當重要的領域。《2022生技產業白皮書》指出,臺灣生技產業營業額從2012年3,590億元,增加到2021年6,665億元,複合年成長率約爲7.1%,若進一步比較各領域的複合成長率,則以健康福祉產業增加9.2%最高,醫材產業達9%次之,應用生技產業也有6.1%漲幅。

推動醫材產業持續成長的原因,除了代工品項逐步往中高階產品的方向前進,近年來形成的Bio-ICT(生技+資通訊)浪潮,亦是關鍵。

回顧臺灣醫材產業發展歷程,早期以代工生產血壓計、體溫計、輪椅與代步車等中低階醫療器材爲主,之後轉移到血糖監測、隱形眼鏡等品項。近年來,隨着科技日新月異,結合科技應用、可以提升醫療品質和效率的複合式醫材,則成爲醫材產業的發展趨勢。

綜觀全球醫材產業的發展,可發現臺灣醫材廠商的優勢在於高性價比,不只同時具備研發與製造能量,還擁有完整的醫材產業價值鏈,可藉由產業聚落上中下游的整合,使得臺灣醫材廠商能滿足醫材產業少量多樣的需求特性,併成功打入國際供應鏈,長期成爲國際廠商的代工好夥伴。只可惜受限於國土面積小、市場規模有限,與國際大廠相比,臺灣醫材廠商的規模明顯較小,無論是品牌或通路行銷能量都不如國際大廠。

其次,醫療業追求穩定可靠,各國醫療院所都非常在乎使用的醫材設備,是否具品牌知名度,導致臺灣廠商即便推出創新產品,也不容易在短期內進入國際市場。再者,各個國家對醫材產品設有不同法規與申請規範,取得在地政府認證是相當耗時耗力的工作。

諸多原因影響臺灣醫材廠商研發新產品、經營自有品牌的意願,因此多以代工爲主力,或將重心放在市場穩定及技術成熟的產品,減少法規重新申請所需的費用與時間。

面對產業發展的挑戰,臺灣醫材廠商該如何突破現狀、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除善用ICT產業力量,藉助Bio-ICT浪潮打開國際市場,還有三個方向可以思考。

■思考一:做好選題,由罹病者擴大到亞健康族羣

第一是做好選題。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副會長楊泮池院士認爲,過去醫材產業都是以病患或罹病者爲題,如今應該擴大到更廣泛的亞健康及健康族羣。換言之,如何讓健康的人不要變成亞健康族羣、亞健康族羣不要變成罹病者,是未來醫材產業在開發產品時可以思考的方向。

■思考二:轉換目標市場,由歐美面向東南亞

第二是轉換目標市場。長興材料董事暨資深顧問蕭慈飛院士認爲,有技術不等於有產品,有產品不等於有市場,有市場不等於有利潤,即便做好選題,還是不容易被全球市場接受。因此,在選題之餘,也要選對目標市場,由歐美轉向亞洲區華人市場,纔能有所建樹。

目前,醫材市場多半由歐美大廠主導,臺灣醫材廠商所生產的系統規格,也多是參照歐美人士需求,但歐美並不是唯一的選擇。臺灣因爲歷史淵源,匯聚了北方人、南方人等所有華人物種,擁有相當多元豐富的華人人體資訊,而東南亞有5千萬到1億的華人,臺灣若能在醫療領域主導亞洲區域華人的規格,就可以創造很大的市場。

在開拓亞洲區華人市場之餘,臺廠也可以積極深化與歐美業者的合作關係。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指出,近幾年生醫所一直努力與美國醫材大廠建立鏈結,邀請美國大廠的主管來臺,共同開發創新產品,或協助臺廠與國際醫療單位合作及申請醫材法規驗證,從原本的生產代工,向上擴大到產品研發的合作,同樣能提升臺廠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思考三:與醫學中心合作,耕耘國內再進攻海外

第三是與醫學中心合作。楊泮池認爲,醫療產品必須有人使用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因此需要在臺灣建立良好的產銷通路,讓臺廠的產品在國內得到實際應用,纔有更多機會進入國際市場,而關鍵就在臺灣醫學中心。

臺灣醫學中心的社會使命,不應該只有幫助海外落後國家,如提供義診服務、協助蓋醫院等,更要幫助臺灣生醫產業的產品在國內落地;並透過南向政策,推動臺灣醫療中心進軍東南亞的機會,讓生醫業者可以跟着醫學中心,前進海外市場,逐步建立更多通路與合作伙伴關係,方能推升臺灣醫療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對此,工研院亦積極推動跨域合作。莊曜宇表示,生醫所承接國科會產學處─智慧醫療產學聯盟計劃,建立智慧醫療產學聯盟,成員包括各大醫療院所及合作企業廠商,目的在打造臺灣指標示範場域,並以聯盟方式合作,推動智慧解決方案輸出海外、落地全球。